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橢圓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橢圓軌道為圓錐線軌道(參見 conic orbit)的三種類型之一。此種軌道有兩個焦點:(1)為實焦點(參見 occupied focus),為作用質點(與在軌道上運動之質點互有作用力)的位置;(2)為空焦點(參見 empty focus)。此兩焦點的矩離為橢圓之半長軸(參見 semi-major axis)和偏心率的乘積。橢圓軌道的形狀即由偏心率來決定,偏心率的範圍在小於 1 和零之間。當其為零時,此兩焦點結合為一,形狀為一圓周(參見 circular orbit)。在軌道上最接近實焦點的位置稱為近心點(參見 periapsis),最遠點為遠心點(參見 apoapsis)。橢圓軌道最常見...
地球靜止軌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星於赤道上空繞地球運行之軌道,其運行週期與方向完全和地球的自轉週期與方向相同。軌道週期等於一恆星日(23時56分4秒)。衛星相對地面之位置不變,故從地球上看衛星時,其視位置似靜止不動。衛星離地面高度約為35,800公里。位於此等高度的衛星能觀察地球40%以上範圍,故於靜止軌道中均勻布設三顆衛星,就能涵蓋全地球(南北極高緯度地區除外)。氣象衛星即採用地球靜止軌道
軌道電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軌道電路是以鐵路線路的兩條鋼軌作為導線,並接入送電設備和受電設備所構成的電路。利用鋼軌的導電性能及電流大小所產生的變化,顯示該區段軌道上有無列車及路線狀態是否正常。
軌道速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或是星體在軌道中移動之速度,其方向與軌道相切。
物體於其運動軌道上在單位時間所行之距離。
軌道穩定(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星體於軌道上繞行,受小於某定值之外力影響,而偏離原軌道時,星體在軌道上是否穩定則視偏離量是否恆小於某一定值,或隨時間之增加而偏離量趨近於零。
軌道攝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造衛星、行星以及星球之運動軌跡通常為中心力軌道(參見 central force orbit),也就是以二體問題(參見 two-body problem)來處理。然而,太空環境十分複雜,會有些微弱之擾動力(參見 disturbing force)存在,造成運動軌跡會偏離中心力軌道,此即所謂軌道攝動。以繞地之人造衛星為例,因地球大氣層所造成的空氣阻力,成為一擾動力,使得其軌跡有軌道正圓化(參見circularization of orbit)的攝動現象。通常將攝動現象分為周期性擾動(參見periodic perturbation)以及長期性擾動(參見secular perturbation...
單衝(量)軌道轉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一次之衝量,來改變軌道稱之。例如由地球表面之圓形暫駐軌道,經過一次衝量改變成至月球或火星之橢圓軌道,即是此種軌道轉移之應用。
準線,錐線軌道(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參考線;任何錐線軌道(參見 conic orbit)上一點,至其實焦點(參見 occupied focus)的距離,與此點到此參考線之垂直距離,成一定比率,即為錐線軌道之偏心率(參見 eccentricity),而此參考線即稱之為錐線軌道之準線。
軌道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研究物體在太空中受引力場之作用,其運動模式的一門學問。
赫曼軌道轉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用赫曼轉移軌道(Hohmann transfer orbit)之方法來遂行人造衛星軌道轉移之目的,稱為赫曼軌道轉移。此方法由德國工程師赫曼於 1925 年發表於其論文著作,適用於同平面且同圓心之兩個圓形軌道間的軌道轉移,且所需的燃料消耗最少。
  參考附圖。假設要將人造衛星從 1 點之圓形軌道轉移到 2 點之圓形軌道,兩個圓形軌道之半徑比為 rp/ra。赫曼軌道轉移的方法為藉助通過 1 點與 2 點,焦點為 F 的橢圓軌道,亦即赫曼轉移軌道。轉移的方法為首先在 1 點加一衝量,以提高人造衛星之速度使其進入轉移軌道,所須之衝量為:
  
  然後在 2 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