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2.75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具有。唐.韓愈〈進學解〉:「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探究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探究式教學法1.1 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1.2 探究教學法的特徵1.3 探究式教學法的優點1.4 推廣探究式教學的困難點1.5 中英文關鍵字1.6 參考資料 探究式教學法  探究教學法(Inquiry Instructional Strategy)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給予他們充分發表、討論與操作的機會,使其透過類似科學家做研究的經驗,體會與學習到科學知識、科學態度與科學技能。 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引自楊建民(2009)  在西元十九世紀之前,大多數的教育學者將科學視為知識體系,並將科學直接灌輸給學生。直到西元十九世紀初杜威認為科學不應只是灌輸給學生大量的知識,卻忽略了學生思考的方法與態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開端。如:「千頭萬緒」、「端緒」。唐.韓愈〈進學解〉:「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
陽春白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朱子語類.卷一三九.論文上》:「〈賓戲〉、〈解嘲〉、〈劇秦〉、〈貞符〉諸文字,皆祖宋玉之文,進學解亦此類。〈陽春白雪〉云云者,不記其名,皆非佳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學習的內容或過程。如:「修業」、「課業」、「畢業」。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門兩旁的木柱。唐.韓愈〈進學解〉:「椳闑扂楔,各得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品嘗、玩味。《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下》:「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嬰憤忍酷。」唐.韓愈〈進學解〉:「沉浸醲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調雖異,但演奏的技巧造詣卻相同。比喻不同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後用「異曲同工」比喻不同的作法收到同樣的功效。語本唐.韓愈〈進學解〉。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詢問、責問。如:「反詰」、「盤詰」、「詰詢」。《左傳.僖公十五年》:「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唐.韓愈〈進學解〉:「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部、一齊。如:「原形畢露」、「群賢畢至」。唐.韓愈〈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