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3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薛王待他就象師友一樣。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王維右丞,年末弱冠,文章得名。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尤為岐王之所眷重。”關於王維應舉,《集異記》曾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當時有一個叫張九皋的人,使人走通了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要以張九皋為解頭。王維也將應舉,同岐王商量,希望得到歧王推薦。但歧王權勢哪比得上公主,不能與公主爭,於是只好以王維的才華去爭取公主,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過了幾日,岐王讓王維穿上錦繡衣服,鮮華奇異,帶著琵琶,同到公主第宅,說是帶酒樂來為公主奉宴。王維為皙白少年,風姿俊美,非常惹人注...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注解〕 (1) 太史公:指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時人。生於龍門,年輕時遊歷宇內,四十二歲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因辯護李陵降匈奴事,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完成《史記》,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著作之祖。 (2) 薛:春秋時國名,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東南。 (3) 閭里:鄉里。 (4) 鄒、魯:鄒,春秋時邾國,地約在今山東省鄒縣,戰國時改為鄒,為楚所滅。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
英法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開海南島、汕頭、台南、淡水、鎮江,九江、漢口、登州、牛莊、天津為口埠。(2)內河航行權。(3)內地遊歷權。(4)傳教自由。(5)鴉片合法化。(6)關稅由以前的從價稅改為從量稅,可以減少物價波動的影響。由此,中國不僅喪失關稅自主權,也失去與外國商品競爭的工業能力。(7)駐使北京。這七項條款迫使中國放棄從前的天朝觀,被納入國際政治社會與國際市場圈,與西洋各國平等來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天津條約、北京條約英文關鍵字:Treaty of Tientsin、Convention of Peking 出處李永熾/著。中國全集2歷...
遨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逍遙自在的遊歷玩賞。[例]人類羨慕小鳥自由的在天空中遨遊,於是有了飛機的發明。
玄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64)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幼年因家境貧困,隨兄長捷法師住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十三歲入選為僧。其後遊歷各地,參訪名師,研究《涅槃經》、《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因感諸家各擅一宗,說法不一,故欲取得總賅三乘的瑜伽師地論來解決疑難而決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歷盡艱險,才到那爛陀寺,投入戒賢之門。貞觀十九年返長安,帶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其後將近二十年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本無論在質或量上都超過各譯家的成就,為中國最偉大的經譯家之一。弟子數千人,著名的有窺基、普光等。在中國民間更從玄奘取經的經歷敷演創作不少文學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代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明吳承恩的《西遊記》等。
見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見耳聞。如:「就我見聞所及,尚無此理。」
2.指看到聽到的事物。如:「他旅遊回來,暢談見聞。」
3.知識、經驗。如:「見聞簡陋」、「增長見聞」。
雲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跡無定,任意遨遊。多指僧、道、尼等的遊歷。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後數日,告我歸牛頭山,扁舟汎淮,雲遊南國,不復再遇。」《老殘遊記》第二○回:「聽說先生同青龍子長相往來,近來知道他雲遊何處嗎?」也作「雲游」。
遊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觀光、參觀、遊歷
借題發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王衡《鬱輪袍.第二折》(據《盛明雜劇.卷二○》引)原來岐王教王維度一套新曲,往九公主宅做壽,要就便薦他狀元哩!那岐王又不認得王維,那王維又沒有回書,我且替他領了這個狀元咱。只是一件,我那裡曉得什麼新曲來?〔想介〕嗄!有了有了!前日悲田院聽得抱琵琶的漢子,彈什麼〈鬱輪袍〉1>,一定是未入樂譜的。我隨分劃幾劃便罷,這個原是借題發揮,不什麼要緊。要緊的全在我半邊紐絲哩! 〔注解〕 (1) 〈鬱輪袍〉:古曲名。相傳為唐王維所作。唐.薛用弱《集異記.卷二.王維》:「王維右丞未弱冠,文章得名,性閑音律,妙能琵琶,遊歷諸貴之間……公主自詢曰:『此曲何名?』維起曰:『號〈鬱輪袍〉。』」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控台灣鄉土文學為工農兵文學1978年 《梵谷傳》新譯本出版,五月出席瑞典國際筆會第43屆大會,並遊歷丹麥和西德1979年《與永恆拔河》出版,任香港市政局主辦「中文文學獎」評判 1980年代 1980年,擔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主任,兼任英語研究所所長。1981年 出席法國裡昂的國際筆會,發表〈試為辛笛看手相〉。出版《余光中詩選》、評論集《分水嶺上》、以及主編的《文學的沙田》1982年 發表〈巴黎看畫記〉和一系列山水遊記的論文1983年 參加委內瑞拉國際筆會,翻譯王爾德喜劇《不可兒戲》出版,出版詩集《隔水觀音》198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