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56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沒有因此而放心,反而擔心起以氣體構成的天,會不會無法支撐日月星辰的重量,日月星辰會因此而墜落。那個人只好又勸他說:「日月星辰也不過是氣體中發亮的部分,即使墜落也不會傷人啊!」終於,他停止了對天的擔憂,卻轉而憂慮不知道什麼時候地會塌陷。那個人接著解釋:「地是由許多土塊累積成的,這些土塊密密實實的充塞在每個角落,你已經是整天在上面行走踩踏,有什麼理由讓你疑心地會塌陷呢?」他聽了這番話後,心中的疑慮終於消失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杞人憂天」,用來比喻缺乏根據且不必要的憂慮。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蕩寇志》第七二回:「公明哥哥何等好賢下士,得仁兄這般英雄,真是錦上添花,那個敢不恭敬?」
淋漓盡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痛快淋漓。」 02.《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趁著一時高興,要作一個痛快淋漓,要出出我自己心中那個不平之氣。」 參考詞語︰淋漓痛快注音︰ㄌ|ㄣˊ ㄌ|ˊ ㄊㄨㄥˋ ㄎㄨㄞˋ漢語拼音︰lín lí tòng kuài釋義︰十分痛快、透澈。猶「淋漓盡致」。見「淋漓盡致」條。 01.《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這回毓生帶著這書,頗為得意,淋漓痛快的寫了一大篇。」 02.清.陳確〈書韓柳集後附論〉:「杜律閎整,古詩敘事愷切,淋漓痛快,殆過于李。」 參考詞語︰淋漓透澈注音︰ㄌ|ㄣˊ ㄌ|ˊ ㄊㄡˋ ㄔㄜˋ漢語拼音︰lín lí tòu chè釋義︰十分痛快、透澈。猶「淋漓盡致」。見「淋漓盡致」條...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譯3 .故事內容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 曹雪芹。紅樓夢一六回:「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的抱怨。」 .語譯 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故事內容 <<無>>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指東罵西,指雞罵狗,夾槍帶棒,指著禿驢罵和尚。 相反詞 直言不諱,開門見山 .例句 你對我有什麼意見就直打直說,用不著這樣指桑罵槐!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世嫉俗」原作「憤世嫉邪」。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朝河陽人。尊崇儒術,排斥佛老,通六經百家之學,創作頗多,各種體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個性耿直,直言極諫,因而一再的被貶官,但不論治理那個地方,總是留下很好的治績,深受百姓愛戴。在宦海上的浮沈,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常讓他有志不得伸,因此藉著文字,把志向和生命發揮到極致,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一掃南北朝以來形式主義為主的浮華文風。帶動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任由、任憑。如:「聽其自然」、「悉聽尊便」、「聽天由命」。《西遊記》第九回:「這江州有個金山寺、焦山寺,聽你在那個寺裡去。」
按部就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巡查所轄的部屬,歸入所屬的班列。語本《文選.陸機.文賦》:「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後引申指作文章時,依照文義、安排章節,並將確切的詞句放在適當位置;亦可指做事依照一定的層次、條理。《歧路燈》第九九回:「我一發勞動小相公大筆,寫個書名簽兒,按部就班,以便觀書者指名以求,售書者認簽而給。」《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圖利。」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禁用手拍著呂蒙的背,讚賞著說:「我原本以為老弟只會帶兵打仗,今天一談,方才知道老弟學識英博,已非當日那個粗漢子吳下阿蒙了!」呂蒙一聽,立即說:「這就叫士別三日,應該刮目相待了!」後來「吳下阿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摘錄出來,比喻學識淺陋的人。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人已經畫好了蛇,就把酒搶過去,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能再給蛇添上腳呢!」說完,就把酒給喝了。那個替蛇畫上腳的人,最後就失去了原本是屬於他的那壺酒。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畫蛇添足」,用來比喻多此一舉,反將事情弄糟。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亦用來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沒有遠見。除此之外,古來對這句成語另有一解,認為因為獼猴性子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用來比喻人的性情急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