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大臣裴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山,不出來作官。很多人仰慕他的學問與情操,前來從他求學,後來才被德宗召為諫議大夫。韓愈就在文章中假設有人問:「陽城不是自願要作官的,他不發言也是謹守本分,何必這麼苛責他?」韓愈回答:「自古以來,聖賢之人都不是為了獲取名利與權勢而作官,而是憂慮時局的動盪,哀憐百姓的疾苦。學得了治世之道,不肯獨善其...
|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齊國大臣孟嘗君到楚國為相,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為見面禮,命登徒送去。登徒覺得象牙床太貴重,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可賠不起,便央求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戍想辦法阻止此事,事成後願以祖傳的寶劍做為答謝。公孫戍答應幫忙,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楚國的這個禮物,孟嘗君問他為什麼,他說:「您所到的小國,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
|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
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止、阻止。《孟子.梁惠王下》:「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見悖理亂倫而不沮,是成人之惡,非君子也。」
|
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阻止。《戰國策.楚策二》:「懷王薨,太子辭於齊王而歸,齊王隘之。」
|
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阻止、禁絕。《詩經.大雅.民勞》:「式遏寇虐,憯不畏明。」《元史.卷一七四.夾谷之奇傳》:「歲大旱,有司議平穀價,以遏騰涌之患。」
|
無微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他去督視京湖軍馬,並授予江、淮二府督府之職務。此事引起舉朝震驚,眾臣認為這項派任不合規定,紛紛上書阻止,還有其他身分符合的大臣爭取這項任務。當時邊塞有敵軍來犯,理宗為此相當煩惱,了翁為了不再增加皇帝的負擔,上書請辭這項職務。除了感激皇帝的重用,並說明自己不是推卸責任,對於皇帝交代的事一向盡心盡力,每一個細微處都照顧到。但如今受人排擠,同僚皆不配合,行事困難,建議改由參贊軍事來執行這項任務。魏了翁五次請辭都沒有獲准,只有默然受命,理宗因此而更敬重他,並嘉勉他的辛勞,給他加官進爵。魏了翁的上書中寫自己做事「靡微不周」,意思是指沒有細節不照顧到的。「靡」就是「無」的意思,後來「無微不至」這句成語就...
|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莊公十年》載,春秋時,齊國的軍隊違背了盟約,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和曹劌(ㄍㄨㄟˋ)共乘一輛兵車,與齊國的軍隊交戰於長勺。魯莊公將擊鼓準備進擊,曹劌阻止說:「不可以。」等到齊軍敲過了三通鼓後,曹劌才說:「可以擊鼓進攻了!」魯軍戰鼓一響,激起了士兵們高昂的士氣,大家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結果齊軍大敗,狼狽而逃。這時魯莊公想乘勝追擊,卻又被曹劌阻止說:「還不可以!」接著就下車仔細觀察地面上齊軍兵車留下的軌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軍乘勝前進,追趕落敗的齊軍,把齊軍趕出了魯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魯莊公就詢問曹劌這麼做的原因何在?曹劌說:「打仗是憑...
|
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管束、阻止。如:「管制」、「限制」。《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
|
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阻止、禁止。《周禮.秋官.司寤氏》:「禦晨行者,禁宵行者。」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