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少不更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事」一詞在晉朝之前已見於文獻。據《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曾對人說:「吾預知當爾,非聖也,但更事多耳。」意為:我能預知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我超凡入聖,不過是經歷世事豐富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果,表示假設的語氣。《左傳.成公十六年》:「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
避重就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就輕避重注音︰ㄐ|ㄡˋ ㄑ|ㄥ ㄅ|ˋ ㄓㄨㄥˋ漢語拼音︰jiù qīng bì zhòng釋義︰即「避重就輕」。見「避重就輕」條。 01.唐.陸贄〈論請不替鳳翔節度使李楚琳狀〉:「其趣理也,必取重而捨輕;其遠疑也,則就輕而避重。苟非聖哲,難盡精微。」 參考詞語︰避重逐輕注音︰ㄅ|ˋ ㄓㄨㄥˋ ㄓㄨˊ ㄑ|ㄥ漢語拼音︰bì zhòng zhú qīng釋義︰猶「避重就輕」。見「避重就輕」條。 01.《元典章.兵部三.站戶.站戶別投戶事》:「各站額設車正貼人戶,有近上富實,有丁力站戶,避重逐輕,或弟或兄,擅自將本戶分房家口。」
一語道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口道破注音︰| ㄎㄡˇ ㄉㄠˋ ㄆㄛˋ漢語拼音︰yī kǒu dào pò釋義︰猶「一語道破」。見「一語道破」條。 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武王》:「至東坡『武王非聖人也』,乃以六字一口道破矣。」
節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不復以「純熟」自期,只要就此未純熟處便見天理,不知見得要作何用?為說至此,去本日遠,以言乎經,則非聖賢之本意;以言乎學,則無可用之實功。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正過失,重新做人。[例]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所以請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親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承教誨。《孟子.盡心下》:「非聖人而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過勿憚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後漢書·卷六十八:「事失宜正,過勿憚改。天下通喪,可如舊禮。」 2.語譯 賢者勇於認錯勇於改進,並時時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迷途知返。 相反詞 執迷不悟。 5.例句 人非聖賢,誰能無咎,《書》不云乎,過勿憚改,放下屠刀,打個箕斗,立地成佛。
在所難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論如何很難免除、避免。[例]人非聖賢,偶爾犯點錯是在所難免的。
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典範、榜樣。唐.韓愈〈伯夷頌〉:「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唐.杜甫〈贈鄭十八賁〉詩:「示我百篇文,詩家一標準。」元.沈禧〈一枝花.題張思恭望雲思親卷〉曲:「孝心未伸,孝思怎忍,留取箇孝行名兒做標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