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8.51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毅、堅毅。如:「頑強」。《孟子.告子下》:「樂正子強乎?」《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韓非子.難勢》:「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記.卷七○.張儀列傳》:「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
濫竽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齊宣王喜聽吹竽之聲,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處士,不會吹竽,但卻混雜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他喜歡聽一個人獨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典出《韓非子.內儲說上》。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或比喻以不好的東西冒充場面;有時也用於自謙之辭。《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若只靠著才氣,摭些陳言,便不好濫竽充數了。」《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我這不過是僥倖,實在是自愧無才,濫竽充數就是了!」
買櫝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國一位珠寶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一人出高價買去,但他只看中精美的匣子,遂將珍珠還給珠寶商。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清.朱彞尊〈跋李紫篔畫卷〉:「然鄭人買櫝還珠,珠固在,庸何傷。」也作「得匣還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雜亂、沒有規則。如:《韓非子.大體》:「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國君自稱的謙詞。 (6) 大梁: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開封縣,為戰國時魏都。〔參考資料〕另可參考:《韓非子.內儲說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仰賴、憑藉。《韓非子.五蠹》:「富國以農,距敵恃卒。」漢.王充《論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2.因為、由於。《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韓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蟻螻之穴潰。」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柔,柔弱。「優柔寡斷」形容行事猶豫,不能當機立斷。語本《韓非子.亡徵》。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樸實的本性。如:「文質彬彬」。《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韓非子.解老》:「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粗劣的。《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韓非子.說疑》:「不明臣之所言,雖節儉勤勞,布衣惡食,國猶自亡也。」
3.害怕、畏懼。《韓非子.八說》:「使人不衣不食,而不飢不寒,又不惡死,則無事上之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