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03.69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東方朔上書給武帝,提出耕戰以強國的建議,並且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官職而申訴。其行文用語可比美商鞅、韓非,「指意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寫了數萬言,最後仍然沒有被重用。 「不羈」則是出自《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鄒陽,西漢時齊國人,和當時的羊勝、公孫詭同為梁國孝王的門客。羊勝等人因為嫉妒鄒陽的才能,在梁孝王面前說他的壞話,孝王很生氣,就把鄒陽交付官吏辦罪。鄒陽擔心死後要承擔莫須有的罪名,於是就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列舉許多古代的君王、賢人,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或猜忌,都為國家帶來了不同的影響。而當今的國君,也沉湎於阿諛諂媚的言詞之中,牽制於姬妾近侍的包圍之下,使得「不羈之土」─那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責罵。如:「呵責」、「呵叱」。《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惠嗣公使人偽關市,關市呵難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管庫隸臣,呵強秦使鼓缶。」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靡靡,頹廢淫蕩。靡靡之音是指商紂時頹廢淫蕩、使人沉溺享樂而忽略國事,進而導致亡國之樂曲。見《韓非子.十過》。《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後指令人頹廢、喪志的音樂。如:「常聽靡靡之音,會讓人放縱或意志消沉。」也作「糜糜之音」、「靡靡之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用鼻子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韓非子.十過》:「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髮膚光潤的油脂。《韓非子.顯學》:「故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火勢旺盛。如:「熾熱」。《韓非子.內儲說下》:「奉熾爐炭,肉盡赤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駕馭車馬。《說文解字.彳部》:「御,使馬也。」如:「駕御」、「御馬」。《韓非子.難三》:「知伯出,魏宣子御,韓康子為驂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力氣、力量。如:「使勁」、「有勁」、「卯足了勁」。《韓非子.觀行》:「有烏獲之勁,而不得人助,不能自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順從、服從。如:「聽從」、「言聽計從」。《韓非子.五蠹》:「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提起魚網的總繩。語本《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挈領」,提起衣服的領子。語本《荀子.勸學》。「提綱挈領」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