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剛(1893~1980)原名誦坤,字銘堅,江蘇吳縣人。四歲啟蒙,光緒三十二年(1906)考入高等小學,二年後進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肄業;民國二年(1913)進北京大學預科,開始從章太炎受業。五年入本科哲學門,從胡適治中國哲學,讀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書,開始萌生推翻古史之意識。九年,本科畢業,留校任助教,兼任〔國學季刊〕編輯委員,研究〔詩經〕及〔紅樓夢〕,並蒐集民間歌謠,醉心於民俗學研究。
  民國十一年(1922),出任商務印書館史地部兼國文部編輯,與葉聖陶合編〔初中國語教科書〕,與王伯祥合編〔本國史教科書〕。次年,確立「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史觀,正式投身考...
妄自菲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陳亮〈祭楊子固縣尉文〉:「我雖衰窮而不肯妄自菲薄,君既強仕而豈應廢其頏!」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頏。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拾得〈詩〉。 (2) 李杜:指李白、杜甫。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家居四川綿州,唐代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其詩高妙清逸,世稱「詩仙」。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號少陵,河南鞏縣人。唐代詩人,有「詩聖」之稱。其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 (3) 蚍蜉:音ㄆ|ˊㄈㄨˊ,一種大蟻。 (4) 不自量:指不知衡量自己的力量。〔參考資料〕 唐.拾得〈詩〉(...
行將就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1>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2>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注解〕 (1) 季隗:春秋時廧咎如(狄族一支)人,晉公子重耳逃亡狄國時所娶的妻子,生卒年不詳。隗,音ㄨㄟˇ。 (2) 就木:進入棺材,指死亡。
厲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太祖〈御製皇陵碑〉:「東渡大江,首撫姑熟,禮儀是尚,遂定建業,四守關防,礪兵秣馬,靜看頏。」 參考詞語︰兵厲馬秣注音︰ㄅ|ㄥ ㄌ|ˋ ㄇㄚˇ ㄇㄛˋ漢語拼音︰bīng lì mǎ mò釋義︰猶「厲兵秣馬」。見「厲兵秣馬」條。 01.金.王若虛〈送王士衡赴舉序〉:「吾子講學甚力,涵養且久,則兵既厲而馬既秣矣,然而猶有病焉。」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人口吃而博學深思,少喜作賦,多仿司馬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6) 相如:即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蜀郡成都人,西元前179∼前117。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相如之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倉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如:「單字」、「漢字」、「同義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姓。如春秋時晉國有顛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國的穿封戌在攻打鄭國時俘虜了鄭國的守將皇,王子圍欲與之爭功,請伯州犁為其裁決,伯州犁有意偏袒王子圍,以手高舉和向下的動作示意皇承認自己為王子圍所俘。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舊唐書.卷七一.魏徵傳》:「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國之法遂差。」《文明小史》第二九回:「那時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律例盤得極熟,大約部辦也拿他不住,不能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經》:「昔者蒼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蘇軾〈喜雨亭記〉:「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為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