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47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舍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涵養德性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例]一個人要先從修身做起,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國立曾文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員生在此優良環境中,樂觀進取,努力向上,日新又新,共同貢獻所學,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完成教育建設,齊家報國之使命。正逢學校正式邁入一甲子之際,第九任校長陳龍雄於八十七年二月三日正式接篆視事,建立書香、花香、禮樂之校園,結合師生智慧,提昇教育品質,創造績效,激發潛能,追求卓越,升學輔導與技能檢定並重,結合家長、校友及社會資源共同關心學生,幫助成長,並於九十二學年度增設綜合高中,並開始招收男同學,帶領曾文家商建立新里程碑。綜合高中計有學術社會學程、學術自然學程、商業服務學程、資訊應用學程、幼兒保育學程、餐飲服務學程。八十七...
國立嘉義家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治國。恭以成學,恭以報國。勤 勤以補拙,勤以克難。勤以修業,勤以圖強。儉 儉以養廉,儉以格用。儉以齊家,儉以進德。 校徽 學院系所餐飲管理科流行服飾科幼兒保育科時尚造型科食品科綜合職能科 校史民國43年創校,分設初級部家事科、高級部家事科,校名「台灣省立嘉義家事職業學校」 53學年度停招初級部,試辦五年一貫學制 57學年度停招五年制,更改校名為「台灣省立嘉義高級家事職業學校」 59學年度附設夜間高級進修補習學校 60學年度試辦「幼兒教育科」,翌年3月成立附設幼稚園62學年度實施分科招生,設有綜合家政科、服裝縫製科、幼兒...
豁然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止於至善」三大綱領,「止、定、靜、安、慮、得」六個修養程序,以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實踐條目。此章為朱熹進一步解說「格物致知」的道理。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要推廣我們的知識,去窮究每一事物的義理。人心是靈明的,是具有識見的,每一個事物也都有它的道理,只是我們都沒有將事理研究澈底,使得知識無法達到完善的境界。所以教學一定要讓求學之人,運用已知的道理做基礎,更進一步的去鑽研窮究,以求造詣達於極點。努力研究的時間久了,自然有一天會「豁然貫通」,也就是頓時領悟明白,貫串了前後的事理。這樣一來,對於一切事物的內外大小,無不通曉。這就是窮究事物的義理,也是達於知識...
司馬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之,「侈則多慾。君子多慾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慾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其三,教子力戒奢侈以齊家。司馬光為了教育兒子警惕奢侈的禍害,常常詳細列舉史事以為鑒戒。他曾對兒子說過:西晉時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祟「以奢糜誇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准生活豪侈冠於一時,「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司馬光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樸,表面上看來皆不是經國大事,然而,實質上是興家繁國之基業。正是這些道德品質,才能修身、齊家
國立岡山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徽山形代表岡山稻穗代表農科齒輪代表工科 校訓忠:以愛校愛國誠:以待人處世勤:以為學立業樸:以修身齊家 教學單位機械科 生物產業機電科  汽車科   電子科   資訊科   電機科   建築科室內設計科 化工科  家政科   食品科   園藝科   綜合職能科    沿革本校創建於西元1936年3月,由岡山街長楊縛先生召集岡山郡管之各街庄役場主管,及地方熱心教育之人士等共同組織學舍組合(即校董會),向高雄州廳請准設立並定名為「岡山農業國民學校」,同時延聘日本九州熊本縣赤星勝次郎先生為本校創校校長,然因草創之初校舍厥如,...
說古談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說古代,評論現今。形容話題廣泛。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二折:「只待要說古談今,尋山問水,傍柳穿花,那裡也脩身正己,利民潤物,治國齊家。」也作「論今說古」。
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禮記》篇名。相傳為曾子所撰,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至宋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釋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