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的經濟。《荀子.富國》:「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摶沙作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沙子捏聚成飯團。比喻白費心力。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然則與此輩論交,如摶沙作飯矣。」
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白事理的人。《漢書.卷七一.薛廣德傳》:「先驅光祿大夫張猛進曰:『臣聞主聖臣直。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聽。』上曰:『曉人不當如是邪!』乃從橋。」
出死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冒著生命的危險而奮鬥不懈。唐.黃淊〈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誠之神,感天動地。」
食毛踐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居住的地方,飲食的東西皆為國君所有。為古代帝王君臨天下,臣民感戴君恩的話。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甲食毛踐土,已三十餘年,當吳三桂拒命之時,彼已手戮桂玉,斷不得稱楚之三戶。」《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做百姓的食毛踐土,連國課都要欠起來不還,這還了得嗎!」
萬無失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能有失誤。形容極有把握。《五燈會元.卷一七.泐潭善清禪師》:「子誠能如是,心無異緣,六根自靜,默然而究,萬無失一也。」也作「萬不失一」、「萬無一失」。
眾生皆有佛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認為一切有情識作用的生物,都具有成佛的潛力。但事實上並非所有大乘佛教宗派都接受這觀點,如主張有五種性的唯識宗即反對這樣的說法。《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善男子!如來如是說諸眾生皆有佛性。」
伺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偵察可趁的機會。漢.吾丘壽王〈驃騎論功論〉:「內用商鞅李斯之謀,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窺間伺隙。」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七.如是我聞一》:「烏魯木齊遣犯劉剛,驍健絕倫,不耐耕作,伺隙潛逃。」
漠不關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漠不關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朱之瑜〈與岡崎昌純書〉二首之二(據《朱舜水集.卷五》引)世俗之人以加官進祿為悅,賢人君子以得行其言為悅。言行,道自行也。蓋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孫。官高則身榮,祿厚則為子孫數世之利,其願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為量。在天下則憂天下,在一邦則憂一邦,惟恐民生之不遂。至於一身之榮瘁1>,祿食2>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雖世莫之宗,其栖栖皇皇之心,固無已也。僕在此屢有啟迪,疑上公漫無可否,故連年堅欲求去,臺下之所知也。特為貴邦風俗所拘,事事皆藉他人為主,非似中華進退皆自裁酌,欲去則翩然高舉,無有以絛籠之者。是故身雖勉留,居常怏怏。 ...
下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己的謙稱。三國吳.華覈〈奉敕草對〉:「猥命草對,潤被下愚。」《紅樓夢》第一二○回:「下愚當時也曾與他往來過數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決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