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如反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三俠五義》第一一九回:「若論捉拿奸王,易如反掌;因有仁兄在內,惟恐到了臨期,玉石俱焚,實實不忍。」
|
顧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也。少與同郡王淩俱知名。淩年長,昶兄事之。……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遂書戒之曰:「……欲使汝曹1>立身行己2>,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3>沖虛4>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5>也。古者盤杅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注解〕
(1) 汝曹:你們。
(2) 立身行己:指處世為人。
(3) 玄默:深沉靜默。
(4) 沖虛:淡泊謙虛。
(5) 違越:違背逾越。
|
開源節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4>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注解〕
(1) 百姓時和:百姓能得天之和氣,農事豐收。
(2) 事業得敘:耕稼農作得依照季節的規律,國君不奪農時。敘,次第。
(3) 等賦府庫:按等級徵收賦稅,以入國庫。
(4) 斟酌:考量合宜與否。
|
抱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蒯通知天下權在信,欲說信令背漢,乃先微感信曰:……當今之時,兩主縣命足下。足下為漢則漢勝,與楚則楚勝。臣願披心腹,墮肝膽,效愚忠,恐足下不能用也。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信1>曰:「漢遇我厚,吾豈可見利而背恩乎!」通曰:「始常山王2>、成安君3>故相與為刎頸之交4>,及爭張黶、陳釋之事5>,常山王奉6>頭鼠竄,以歸漢王。借兵東下,戰於鄗北,成安君死於泜水之南,頭足異處。此二人相與,天下之至驩也,而卒相滅亡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今足下行忠信以交於漢王,必不能固於二君之相與也,而事多大於張黶、陳釋之事者,...
|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山啊!」孫權聽了後便取消出兵的打算。但公孫淵終究叛魏,魏將司馬懿帶兵平亂,淵糧盡投降,與其子公孫修俱被殺害。當時陸遜勸諫孫權時就以「雷霆之怒」來比喻極度的憤怒,後來「大發雷霆」這句成語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大發脾氣,大聲責罵。
|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傑之士其實原只是一般的平凡百姓,非王公貴族之後,沒有任何權勢,也沒有精良武器,這些人之所以「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是因為秦的苛政使民心思變,叛軍的勝利完全是時勢所趨。此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指沒有事先商量就一起行動,沒有事先約定就一起會合,後來「不約而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並未事先約定,而意見或行為卻相同。
|
恪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謹慎的遵守。《福惠全書.卷一八.刑名部.土番點卯》:「爾等俱宜恪守吾言,以無負本縣生全保護至意。」《文明小史》第七回:「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規,不敢亂走一步。」
|
感激涕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激得涕淚俱下。形容非常感謝的樣子。《官場現形記》第三回:「聽見胡巡捕說出護院的一番美意,真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那一種感激涕零的樣子,畫也畫不出。」《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康太守見制憲如此將他倚重,自然是感激涕零。」也作「感激涕泗」、「感激流涕」。
|
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本指從孔竅中所發出的聲音,後泛指一切的聲音。如:「天籟」、「人籟」、「萬籟俱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至於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晉.王羲之〈蘭亭〉詩二首之一:「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
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卑賤。如:「寒門」、「寒儒」。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