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根本、主旨。《國語.晉語四》:「禮賓矜窮,禮之宗也。」《老子》第四章:「淵兮似萬物之宗。」
|
與世無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生性淡泊,與世人毫無爭執。[例]陶淵明在辭官之後便隱居田園,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高登〈上淵聖皇帝書〉:「主辱臣死,此曹當盡伏誅,今且偃然自恣,尚欲朋比為奸,蒙蔽天日。」
|
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中間、裡面。如:「腦際」。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
才疏學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博學多才、大才槃槃、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才高八斗、學問淵博
|
探驪得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驪珠,相傳為藏在驪龍頷下的寶珠。驪龍棲息深淵中,欲取得驪珠,必須潛入深淵,待驪龍入睡後,再俟機竊取。典出《莊子.列禦寇》。本指獲得極為珍貴的寶物。後引申為寫作文章能抓住重點,深得題旨的精髓。也作「探珠驪頷」。
|
聚精會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襃,字子淵,西漢蜀人。宣帝時,由益州刺史王襄舉薦,得到宣帝的召見,命他作〈聖主得賢臣頌〉(見收於《漢書》本傳)。其中一段述說聖主和賢臣之間的關係。他認為賢才是國家的工具,官員如果是賢能的人才,則不需任何的改革更張,功德自然就會普及全國。工具銳利,用的力量少,但效果卻很好。相同的道理,聖人和君子,正是聖明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因此君王必須認真辛苦的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在還沒有遇到聖明君主時,所提的策略和建議,不被採納,境遇卑賤困苦。然而,一旦遇到聖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
|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語本《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傳》。[例]雖然他的父母都目不識丁,卻培育出這個學問淵博的孩子。
|
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傷心或激動而流淚,甚至發出悲聲。如:「嚎啕大哭」、「痛哭失聲」。《論語.先進》:「顏淵死,子哭之慟。」唐.杜甫〈佳人〉詩:「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
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次排比。如:「排列」、「陳列」、「列隊」。晉.陶淵明〈詠荊軻詩〉:「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