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木和石。如:「他的度假小屋,木石環繞,甚為幽靜。」《孟子.盡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山海經・北山經》:「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爾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賤的稱呼。《孟子.盡心下》:「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唐.孔穎達.正義:「其不受人爾汝之實,是不為人所輕賤。」《北史.卷八一.儒林傳上.陳奇傳》:「嘗當眾辱奇,或爾汝之,或指為小人。」
煞費周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力。如:「為了這次旅遊活動能讓大家玩得盡興,主辦人可真是煞費周章。」
無微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增加皇帝的負擔,上書請辭這項職務。除了感激皇帝的重用,並說明自己不是推卸責任,對於皇帝交代的事一向盡心盡力,每一個細微處都照顧到。但如今受人排擠,同僚皆不配合,行事困難,建議改由參贊軍事來執行這項任務。魏了翁五次請辭都沒有獲准,只有默然受命,理宗因此而更敬重他,並嘉勉他的辛勞,給他加官進爵。魏了翁的上書中寫自己做事「靡微不周」,意思是指沒有細節不照顧到的。「靡」就是「無」的意思,後來「無微不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做事非常細心周到。出現「無微不至」的書證如清.孫道乾《小螺菴病榻憶語》卷四:「張姬愛兒如己出。姬病,兒侍奉湯藥,無微不至。」
甘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之心,於子何如?」群臣曰:「善。」乃使國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黃絲之布。欲獻之,未及遣使,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綵,雖有五臺之游,未嘗一日登翫。吾欲因而賜之以書,增之以封:東至於勾、甬,西至於檇李,南至於姑末,北至於平原,縱橫八百餘里。越王乃使大夫種賫葛布十萬,甘蜜九欓,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竹十廋,以復封禮。吳王得之,曰:「以越僻狄之國無珍,今舉其貢貨,而以復禮,此越小心念功,不忘吳之效也。夫越本興國千里,吾雖封之,未盡其國。」子胥聞之,退臥於舍,謂侍者曰:「吾君失其石室之囚,縱於南林之中。今但因虎豹之野,而與荒外之草。於吾之心,其無損也。」吳王得葛布之獻,乃復增越之封,賜羽毛...
五十笑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五十步笑百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各國時常互相攻伐,為了遏止戰禍的蔓延,讓百姓過安定的生活,孟子便周遊列國,勸導國君實行王道,重視仁義,以改變這種好戰的風氣。有一次孟子去見梁惠王,梁惠王說:「我治理國事,真是盡心盡力了!河內遇到饑荒,就把河內的災民遷移到河東,又將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來賑濟。當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處理。看看鄰國,沒有一個國君像我這樣用心的,但是鄰國的百姓沒有減少,而我國的百姓也沒有增多,這是什麼緣故呢?」孟子回答說:「您向來喜歡打仗,我就用戰爭來做個比喻。戰鼓咚咚的敲著,兩軍的刀劍已經交鋒。那戰敗的士兵,就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走,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來,...
殫心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心思與精力。《紅樓夢》第四回:「起復委用,實是重生再造,正當殫心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而廢法。」
良莠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良莠不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良」指禾苗,「莠」指一種俗謂「狗尾草」的雜草,這種雜草常會混在禾苗之中生長,由於葉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難以辨認。《孟子.盡心》︰「惡莠,恐其亂苗也。」意思就是,討厭莠這種惡草,因為害怕它會冒充禾苗,讓好壞難分。後來就以莠來比喻惡人,良比喻善人,兩者外表相似,混雜而居,難以區分。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借狐神之口說:「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便說狐群之中,好壞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參差。「良莠不齊」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後來用來比喻好壞參差,素質不一。
良莠淆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良莠不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良」指禾苗,「莠」指一種俗謂「狗尾草」的雜草,這種雜草常會混在禾苗之中生長,由於葉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難以辨認。《孟子.盡心》︰「惡莠,恐其亂苗也。」意思就是,討厭莠這種惡草,因為害怕它會冒充禾苗,讓好壞難分。後來就以莠來比喻惡人,良比喻善人,兩者外表相似,混雜而居,難以區分。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借狐神之口說:「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便說狐群之中,好壞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參差。「良莠不齊」這句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後來用來比喻好壞參差,素質不一。
深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深僻遠的山壑。《孟子.盡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張英棄了牛渚,望深山而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