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清復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翻滿清統治,恢復明朝王室。後引申為推翻異族統治,拯救中國。如:「以前不知有多少人為了反清復明,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
得不酬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得不償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得不償失」原作「得不酬失」。漢時西羌所居區域,屬於西漢統轄範圍,由於漢代統治階級不斷侵奪西羌生存的空間,羌人抗爭前後延續一百餘年之久。羌人與漢朝力量對比雖然懸殊,數次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
阿育王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好戰王國時期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印度北部在西元前6世紀由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所征服。之後在西元前4世紀初又被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所奪取。若干年後,這塊土地由一位印度君王旃陀羅笈多.孔雀所奪回,而在西元前約320年,建立了印度第一個龐大的王朝─孔雀王朝。漸漸地,孔雀王朝統治了除南部地區以外的整個印度,王朝中最有名的是阿育王。他在西元前269年登基,並皈依佛教,大力促進佛教的擴張。阿育王為了推廣佛教,並為了要求人們遵守理法,在國內建立了許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諭,稱為「法敕」。法敕多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
阿卡德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成了統一。薩爾貢將首都設在阿卡德,徹底破壞烏魯克和其他強而有力的城邦國家的城壁,並在各城邦設置地方統治官恩西(意思是統治者,實際上為城邦的領袖),建立了在軍事和商業上一統的阿卡德王國,統治了美索不達米亞全域,其領土範圍西到馬理,南到波斯灣沿岸的廣大地區(註二)。 薩爾貢一世建立軍主中央集權制的方法薩爾貢一世出身卑微,據說是一個棄兒,而且還是個私生子,但其一生卻充滿傳奇色彩。...
法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依據法律,力求公平公正,並依此施政、治理百姓的制度,與威權統治的人治相對。[例]法治國家
西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時從事農牧業,有事即徵發作戰,自備弓矢,自帶糧草。党項人身體健壯,喜愛歌舞,也喜歡唱漢語歌曲。西夏統治者大都喜愛漢文化,大量翻譯漢文典籍。不過,西夏最為流行的是佛教,國君的大力提倡,佛經的大量翻譯,全國境內佛寺遍布。 滅亡西元一二二七年,西夏為蒙古所滅。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西夏英文關鍵字: the western Xia regime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58-160。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奉天承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詔書開首常用的詞語,表示天子承受天命而統治全國。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一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繩愆糾繆,臣道為先。」
疾者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鹿:比喻帝位、政權。 (3) 逐:競爭、爭取。 (4) 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動快的人。
君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期,君主統治人民的權力。[例]在君權時代,國君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人民必須絕對服從。
厄利垂亞(Eritre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