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16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猨意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猿意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參同契》是一本將《周易》易理、「黃老」、「爐火」三者道理參合為一的煉丹修仙之作,因此又稱為《周易參同契》,托言《易經》中的卦象,結合黃老學說,以闡明煉丹(即爐火)的原理和方法,是道教最早有系統論述煉丹的書籍。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典源主要在說明內在心性修養的方法。心思必須無所雜念,無所為,才能達到氣和的境界,在動靜之間也要常保平衡,時時調息,於日常生活之中無所間斷。如果心思如猿猴不定地跳躍,像快馬四處地奔馳,而難以控制,就會讓神氣散亂,如此一來,想要修心養性,是不可能的。後來「心猿意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意不定,不能自持。
不在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放在心上。表示對某事物不關心或不介意。《紅樓夢》第一六回:「寶玉只問得黛玉平安二字,餘者也就不在意了。」《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眾人看見,都不在意,倒是姚世兄見了,他甚為恭敬。」
解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析夢境。如:「有些學者利用解夢來研究人的潛在心裡狀態。」
魚游釜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遊釜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後漢書.卷五六.張王种陳列傳.張綱》裡記載,東漢順帝時,御史張綱得罪了大將軍梁冀,梁冀懷恨在心,於是上書建議將張綱調到廣陵當太守。當時廣陵一地因張嬰等人不滿地方官的壓榨,起兵反叛,並將官員殺害,朝廷派兵征討十多年都無法剿滅。梁冀因此設計張綱到廣陵當官,讓他去送死。別的官吏一聽說要到廣陵,都要求加派兵馬維護安全,張綱卻輕車簡從上任。到了廣陵,張綱派人安撫當地居民,並慰問張嬰,讓張嬰感到十分驚訝,前去拜見張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
綠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石崇的愛妾。美豔絕倫,善吹笛,孫秀求之不得,懷恨在心,後藉機假詔逮捕石崇,綠珠遂跳樓自殺以死報知己。
碧玉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禮部尚書張瑞華,有女玉貞,許同鄉秀才趙啟賢為妻,表兄陸某因求婚被拒,懷恨在心,故設計騙得玉貞的碧玉簪,假造情書,致趙、張二人婚姻不合,玉貞悒鬱成疾,後張瑞華親至趙府質問,陸畏罪自殺,真相始得大白。
挑妻窩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夫妻家庭生活中挑撥是非。《紅樓夢》第六五回:「那平姑娘又是個正經人,從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會挑妻窩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膽伏侍他,纔容下了。」
刻骨銘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螗螂之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螳臂當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代魯國賢人顏闔很有才學,衛靈公聘請他去當太子的老師,但是太子仗著自己是未來的國君,不理會顏闔的管教,於是顏闔去請教衛國大夫蘧伯玉說:「如果放任太子為所欲為,未來國家就會遭殃,但是如果嚴格管教太子,又怕他會對我懷恨在心,我該怎麼辦才好?」蘧伯玉分析給顏闔聽,其中打了這樣一個比喻:「你知道螳螂嗎?當螳螂站立在車道中,奮力舉起雙臂,想要阻擋行進中的車子,這是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能夠勝任,高估了自己的才能。你要小心謹慎啊!你想運用才學盡力教導好太子,但是在現實中是行不通的,你這樣的做法,近似螳螂擋車的行為。」後來「螳臂當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
赴湯跳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即位後,更升任為御史大夫,常上疏建言,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