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491 ms
共 7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地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fēng bō píng dì釋義︰猶「平地風波」。見「平地風波」條。
01.宋.趙師俠〈菩薩鬘.扁舟又向蕭灘去〉詞:「電光雲際掣,白浪天相接,不用怯風波,風波平地多。」
02.明.許三階《節俠記.第一齣》:「因輻輳舊日姻盟,潛歸去,風波平地,夫婦各飄零。」
|
長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每十里所設供行人休憩的驛站。唐.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詞:「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托爾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托爾金成為了一名語言學家。他是1918年-1920年版的《新英語詞典》的編委。但他更以研究盎格魯-薩克遜語著稱,這使得他廣泛接觸到英國以及北歐各地流傳的神話和民間傳說。1937年,托爾金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哈比人歷險記》。儘管這是一部童話,但它同樣適合成人閱讀。由於這部作品銷量不錯,出版商(Allen & Unwin)說服托爾金寫作續集。這鼓勵托爾金完成了他最有名的作品——史詩三部曲《魔戒》。這部作品的寫作持續了近十二年,並受到了托爾金的密友C•S•路易斯的支持。《魔戒》的開頭類似兒童作品,但之後寫作風格迅速...
|
金剛怒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寺院護法菩薩睜目凸眼的樣子。後引申為凶怒時的表情或威猛的形象。也作「金剛努目」。
|
合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掌十指在胸前對合,以表示尊敬的一種佛教儀式。[例]他雙手合十,誠心膜拜,祈求菩薩保佑妹妹平安歸來。
|
雪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珀西·比希·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一般譯作雪萊,是一位知名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 生平 出生於英格蘭薩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漢,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議員。12歲那年,雪萊進入伊頓公學,在那裡他受到學長及教師的虐待,在當時的學校里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萊並不象一般新生那樣忍氣吞聲,他公然的反抗,而這種反抗的個性如火燃盡了他短暫的一生。8歲時雪萊就開始嘗試寫作詩歌,在伊頓的幾年裡,雪萊與其表兄托馬斯合作了詩《流浪...
|
吐絲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作繭自縛」之典源,提供參考。 《景德傳燈錄.卷二九.誌公和尚.十四科頌.善惡不二》我自身心快樂,翛然無善無惡。法身自在無方,觸目無非正覺。六塵本來空寂,凡夫妄生執著。涅槃生死平等,四海阿誰厚薄。無為大道自然,不用將心畫度。菩薩散誕靈通,所作常含妙覺。聲聞執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法性本來圓明1>,病愈2>何須執藥。了知諸法平等,翛然清虛快樂。 〔注解〕
(1) 圓明:佛家語。圓融容易體會領悟。
(2) 愈:同「愈」,病情好轉。
|
巴黎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法、英、日、義等協約國於西元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對戰敗國德、奧、土、保、匈五國簽訂的和約。主要內容為:德將阿爾薩斯、洛林兩地交還法國;薩爾煤礦歸法;凡德國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規定萊因河以東五十公里為非軍事區,並限制德國軍備,且需支付美、英、法等國巨額賠款。因和約內容極為苛刻,致使德國國內經濟不穩定,形成日後希特勒崛起,種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
|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紓、陳家麟譯(1912)•《離恨天》,森彼得著,林紓、王慶驥合譯(1913)•《哀吹錄》,法國巴魯薩(巴爾扎克)著,林紓、陳家麟合譯(1915)•《薄辛郎》,林紓、陳家麟合譯(1915)•《鷹梯小豪傑》,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織錦拒婚》,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香鉤情眼》,林紓、王慶通合譯(1916)•《奇女格露枝小傳》,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橄欖山》,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詩人解頤語》,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社會聲影錄》,林紓、陳家麟(1917)•《癡郎幻影》,林紓、陳...
|
雲驥行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馬行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文才氣勢豪放不拘。多用於詩文書法方面。例如明.劉廷振〈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即以「天馬行空」來形容薩天錫的才思。亦用來形容浮誇不著邊際。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