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4.03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日。宋.張綱〈鳳棲梧.老去光陰驚掣電〉詞:「憶昔生朝叨睿眷。臺饋恩,內酒當筵勸。」也作「生辰」。
消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貶值。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三.都市錢會》:「自因行之後,物貨湧貴,錢陌消折矣。」
預備利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為行憲而準備。1908年發表憲法大綱和行憲程序。依此程序,清廷決定在九年後的1916年公布憲法,行議院法,實施上下兩院的選舉,再於1917年招開國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的行憲計畫進行。1909年在各省設立諮議局,1910年在北京成立資政院,並實施地方自治。同時將準備立縣的期間縮短三年,決定1913年招開國會。為準備立憲,清政府還推行一連串政治、社會的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1906年廢除傳統的六郡制,亦即將六部改為十一...
女子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千餘年來一直重男輕女,女性向來沒有接受學校教育的機會。至光緒三十三年(西元1907),學部奏請布女子師範學堂及女子小學堂章程,女子教育始正式列於學制系統。此後,女子教育逐漸普及,男女教育機會趨於平等。
米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七九五年法國所採用的度量衡制度。長度單位為公分,重量單位為克。米制皆用十進位,計算方便。自法國布後,我國於民國十八年採用此制。也稱為「公制」。
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記述一代通行典禮的書,由國家編訂行。《舊五代史.卷一一八.周書.世宗本紀》:「十一月丁未朔,詔翰林學士竇儼,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
析圭擔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析圭,古代分封諸侯時,須以玉圭,以別爵位高下。析圭擔爵指任官受爵。《明史.卷一八三.倪岳傳》:「命將徂征,四年三舉,絕無寸功。或高臥而歸,或安行以返。析圭擔爵,優游朝行,輦帛輿金,充牣私室。」
二十五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時定的二十四史加上新元史的總稱。參見「二十四史」條。
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朝廷為忠孝節義的人樹立牌坊,或賜匾額,懸掛門上,以示表彰,稱為「旌門」。唐.韓愈〈鄠人對〉:「苟有合孝之道,又不當旌門,蓋生人之所宜為,曷足為異乎?」
出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隊伍行列中向前走出。[例]唸到名字的隊員請出列接受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