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0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得甚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相處極為愉快。《舊五代史.卷六三.唐書.張全義傳》:「罕之貪暴不法,軍中乏食,每取給於全義。二人初相得甚歡,而至是求取無,動加淩轢,全義苦之。」
寵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倦、討。《詩經.魯頌.泮水》:「戎車孔博,徒御無斁。」晉.傅玄〈桑椹賦〉:「嘉味殊滋,食之無斁。」
惡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嫌之極,不堪忍耐。《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不要惡心!我家也不希罕這樣老爺!」《紅樓夢》第七二回:「我們王家可那裡來的錢,都是你們賈家賺的!別叫我惡心了。」
相知恨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恨相知晚注音︰ㄏㄣˋ ㄒ|ㄤ ㄓ ㄨㄢˇ漢語拼音︰hèn xiāng zhī wǎn釋義︰猶「相知恨晚」。見「相知恨晚」條。 01.《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無,恨相知晚也。」(源) 02.《後漢書.卷四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五倫》:「臨去,握倫臂訣曰:『恨相知晚。』」 參考詞語︰相得恨晚注音︰ㄒ|ㄤ ㄉㄜˊ ㄏㄣˋ ㄨㄢˇ漢語拼音︰xiāng dé hèn wǎn釋義︰憾恨相遇太晚。「相得恨晚」猶「相知恨晚」。見「相知恨晚」條。 01.《聊齋志異.卷一一.黃英》:「二人縱飲甚歡,相得恨晚。」
舍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招搖過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之!天之!」居衛1>月餘,靈公2>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3>參乘4>,出,使孔子為次乘5>,招搖6>巿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過曹。 〔注解〕 (1) 衛:為周朝時武王封予少弟康叔,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靈公:衛靈公(?∼西元前493),名元,春秋...
嵇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氏集團在朝後,他立刻辭官隱歸山陽縣。(今河南)雖然嵇康喜歡把自己打扮得不修邊幅,但內心卻很孤傲,最討勢力的小人,和攀龍附鳳的人,在嵇康的《聖賢高士傳》裡,對歷史上著名的清高人士有很高的評價,卻對周武王、孔子等人排拒在外,也看得出他多麼討出仕之人。 思想嵇康崇尚道家學說,主張「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養生論》來闡明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讚美古代隱者達士的事迹,嚮往出世的生活,不願做官。大將軍司馬昭曾他為幕僚,他跑到河東郡去躲避徵辟。司隸校尉鍾會盛禮前...
引火自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燃火焰燒自己。比喻自取滅亡。如:「失業中又好賭,簡直是引火自焚。」
絮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煩瑣不止。[例]講話不要過於絮叨,以免令人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