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泛傳說。[例]外界盛傳他即將擔任部長,他卻口否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弓箭的袋子。《說文解字.竹部》:「籣,所以盛弩,人所負也。」《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被甲鞮鞪,抱弩負籣。」唐.顏師古.注:「籣,盛弩者也,其形如木桶。」
視死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死亡當作依然生存著。形容勇敢不怕死。《漢書.卷四九.鼂錯傳》:「故能使其眾蒙石,赴湯火,視死如生。」
弓折箭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兵器皆已殘破,無力戰鬥。引申為無計可施的意思。《景德傳燈錄.卷一七.福州羅山道閑禪師》:「今日擬打羅山寨,弓折箭盡也。」也作「弓折盡」。
搴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奪取敵人的旗幟。《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漢王方蒙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
溫瑞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考上高中,開始爲外間刊物執編《詩專號》、《評論專號》。同年舉辦「月光會」、「滿天星斗」大會等。開始力苦修美學、精神分析學,與「綠林分社」怡保區負責人方娥真(寥湮)相識,從此相知連袂十六年。開始在臺灣《中國時報》、《現代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各詩刊發表作品,並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武俠小說。1973年正式創辦「天狼星詩社」,(散文《龍哭千里》、小說《鑿痕》、長詩《圖騰》四部曲等),習武。在臺灣《中外文學》、《幼獅文藝》、《中華文藝》等刊物密集發表作品,以詩及散文爲主。出版第一部個人詩集:《將軍令》。在台舉辦「五方...
分甘共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共同享樂,共同承擔艱苦。《晉書.卷七○.應詹傳》:「詹與分甘共苦,情若兄弟。」《舊五代史.卷一一○.周書.太祖本紀一》:「臨石,冒鋒刃,必以身先,與士伍分甘共苦。」也作「同甘同苦」、「同甘共苦」。
素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來的願望。《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如此所為,不負當年三告先王廟的素願。」
刮骨療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蜀將關羽的左臂嘗為流所傷,毒入於骨,醫乃為其刮骨去毒。羽仍與諸將飲食相對,雖血流如注,羽仍開懷飲食,談笑自若。典出《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羽傳》。
煙火連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車1>十餘丈,瞰臨2>城中,旗幟蔽野,埃塵連天,鉦鼓3>之聲聞數百里。或為地道,衝輣橦城。積弩亂發,下如雨,城中負戶而汲。王鳳等乞降,不許。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 〔注解〕 (1) 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上設有望樓,為古時用來偵察敵情的戰車,亦名望樓車。 (2) 瞰臨:從高處往下看。瞰,音ㄎㄢˋ。 (3) 鉦鼓:古代行軍時,擊鼓表前進,敲鉦表停止。故用鉦鼓比喻軍事。鉦,音ㄓㄥ。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是古代行軍樂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