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又音。
尺度、標準。《楚辭.屈原.離騷》:「勉陞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協準矱之貞度兮,同斷金之玄策。」
女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玉堂春》中的一段,敘名妓蘇三自王金龍離去後,志不接一客。被鴇兒賣給山西富商沈燕林作妾,沈妻與趙監生私通,毒死沈,反誣告蘇三,縣官受賄,將蘇問成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蘇三赴太原會審,巡按恰為王金龍,終於平反冤獄,王、蘇破鏡重圓。依其所演不同段落,也稱為《洪洞縣》、《三堂會審》、《蘇三起解》。
謠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播虛構不實的傳聞。[例]全公司上下都在謠傳她將跳槽,而她卻口否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的矛。《說文解字.金部》:「鋋,小矛也。」《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其長兵則弓,短兵則刀鋋。」
集腋為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已者乎?蓋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其直如,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谿陝者速涸,逝淺者速竭,嶢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澤,不出宮中,則不能流國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慎子.知忠》。 (2) 辭:推卻、不接受。 (3) 違:反、背。 (4) 千鎰:千金。鎰,音|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以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參考資料〕 《慎子.知忠》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製箭頭的石頭。《說文解字.石部》:「砮,石,可以為鏃。」《文選.左思.蜀都賦》:「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唐.李善.注:「砮可作箭鏃,禹貢梁州厥貢砮石。」
2.石製的箭頭。《國語.魯語下》:「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楛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三國吳.韋昭.注:「砮,鏃也,以石為之。」
坐而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坐以待斃」之典源,提供參考。 #《管子.參患》1>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兵不完利,與無操者同實;甲不堅密,與俴者同實。弩不可以及遠,與短兵同實;射而不能中,與無者同實;中而不能入,與無鏃者同實。將徒人,與俴者同實;短兵2>待遠,與坐而待死者同實。故凡兵有大論,必先論其器,論其士,論其將,論其主。故曰:器濫惡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士不可用者,以其將予人也;將不知兵者,以其主予人也;主不積務於兵者,以其國予人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2) 短兵:與長兵相對而言的較短兵器。〔參考資料〕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據《諸葛亮集.文...
移天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權崇讓。冏從事中郎葛旟怒曰:「趙庶人1>聽任孫秀2>,移天易日,當時喋喋3>,莫敢先唱4>。公蒙犯石,躬貫甲胄,攻圍陷陣,得濟今日。計功行封,事殷未遍。三臺納言不恤王事,賞報稽緩,責不在府。讒言僭逆,當共誅討,虛承偽書,令公就第。漢魏以來,王侯就第寧有得保妻子者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 〔注解〕 (1) 趙庶人:司馬倫(?∼西元301),字子彝,西晉河內溫人,司馬懿之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
干戈載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戢,儲藏存放。語本《詩經.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干戈載戢比喻戰事停止平息,不再訴諸武力。《抱朴子.內篇.釋滯》:「干戈載戢,繁弱既韜。」《舊五代史.卷一一八.世宗本紀五》:「即今南北才通,疆場甫定,是玉帛交馳之始,乃干戈載戢之初。」
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如物理上的力、速度、加速度、動量等。也稱為「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