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6.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來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來歸附、來投誠。《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序》:「薰風潛暢,頌聲遐舉,越裳重譯,萬里來歸。」唐.韓愈〈圩者王承福傳〉:「天寶之亂,發人為兵,持弓十三年,有官勛,棄之來歸。」
義無返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邊郡2>之士,聞烽舉燧燔3>,皆攝弓4>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5>,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6>,義不反顧,計不旋踵7>,人懷怒心,如報私讎8>。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注解〕 (1)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文書。音ㄒ|ˊ。 (2) 邊郡:邊境附近的郡邑。 (3) 烽舉燧燔:烽火高舉、燧煙點燃,即戰爭。烽,古代邊防警報、求援用的煙火信號。燧,音ㄙㄨㄟˋ,古代邊防夜間報警的火炬。燔,音ㄈㄢˊ,炙烤、焚燒。 (4) 攝弓:張弓搭作射擊準備。 (5) 相屬:連續不斷。 (6) 流:飛箭。 (7) 計不旋踵...
眾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已者乎?蓋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其直如,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谿陝者速涸,逝淺者速竭,嶢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澤,不出宮中,則不能流國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慎子.知忠》。 (2) 辭:推卻、不接受。 (3) 違:反、背。 (4) 千鎰:千金。鎰,音|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以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參考資料〕 《慎子.知忠》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
桑蓬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男子具有經營天下四方的遠大志向。參見「桑弧蓬」條。如:「他自小即有桑蓬之志,長大後果然成功立業。」
百發穿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氣力倦,弓撥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今公破韓、魏,殺武,而北攻趙,取藺、離石、祁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踐韓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注解〕 (1)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養由基: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善射箭,百步外射柳葉,百發百中。共王時為大夫。晉楚鄢陵之戰,賴其連射連中,阻止晉軍追擊。共王卒,吳侵楚,為急行軍前鋒,司馬子庚繼之。請子庚三處設伏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色的。《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百,玈弓千。」
盾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用來抵禦刀刃、石的防護武器。
野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在曠野中交戰。《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良騎野合,交鋒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冶氏為殺,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鄭玄注引鄭眾云:「垸,量名。」
暗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隱藏。《三國演義》第九回:「不如瞞了李傕等四人,暗藏金珠,與親隨三五人棄軍而去。」《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竹幹上刻那二句,固是誇著發必中,也暗藏個應弦的啞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