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一段話,他說:「我周王姬發將征伐商,因為今日的商君紂暴虐無道,任意蹧蹋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陳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前208)字涉,秦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東)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天下之士苦秦政,相率歸向。旋自立為楚王,勢力頗大,後為其部下莊賈所殺。
楊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69~618)隋文帝楊堅的次子。荒淫奢侈,急功好利,慘酷猜忌,遠征高麗,開鑿運河,賦役繁,終激亂敗國,為宇文化及弒於江都。諡煬。
推誠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心置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推行改革政策,卻因法令煩,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時劉秀兄弟也以恢復漢室為號召,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權的陣容。劉秀待人誠懇,擅於用兵,軍民悅服。邯鄲一役,劉秀大敗莽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來劉秀又北上擊敗強大的銅馬軍以及其他的割據勢力,戰敗軍隊紛紛投降。劉秀收編降卒,原先的首領也都分派官職。但是這些首領們仍然心存疑慮,深怕劉秀終會對他們不利。劉秀看出他們的心態,就下令讓他們仍然回去帶領自己的部隊,自己只帶著極少的隨從前去巡察。降將們看到劉秀對他們毫無戒心,十分信賴,便...
休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明美好。《文選.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生幸休明世,親蒙英達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凡檄之大體,或述此休明,或敘彼虐。」
妝模作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裝模作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裝模作樣」原作「作模作樣」,見於《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臨濟慧照禪師為佛教臨濟宗之祖,每以叱喝或棒喝化人,極為嚴,但門徒很多,為禪宗最興盛的一個派別。《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為其門人慧然所編,其中一段記載禪師對「佛是究竟」這個問題的回答。禪師解釋佛所謂的三十二相,是因應眾生不同因緣,而化現適當身分以教導眾生,但這些相都不過是幻化,實際上「無相乃真形」,「真佛無形,真法無相」。若不能明白法空的真諦,執意於各種幻化的虛相中追索,最後將被狐精妖魅等不實之物所迷惑,永遠無法見到佛之究竟,反而落入旁門外道中。此處禪師所謂的「作模作樣」,是指勤下工夫,苦心...
隆刑峻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法繁而嚴厲。《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議者以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施行日久,豈一朝所釐。」《晉書.卷三○.刑法志》:「以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務,不可開許。」
琰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上尖下方的玉器。長九寸,為糾舉諸侯行為的象徵、準則。《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易行。」漢.鄭玄.注:「諸侯有為不義,使者征之執以為瑞節,也除慝誅惡逆,也易行去煩。」
披肝露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彝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千金敝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1) 述: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時起兵,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性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被刺傷而身亡,公孫氏盡滅。 (2) 吳漢:?∼西元36,字子顏,東漢南陽宛人。為人質厚少文,勇鷙有智謀。為討伐公孫述時之大將,後位至大司馬,卒謚曰忠侯。 (3) 輿:車箱。泛指車。 (4) 壁:軍營的圍牆。 (5) 夷:誅殺。 (6)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東漢建為都城。 (7) 讓:譴責。 (8) 劉禹:東漢時人,生卒年不詳。吳漢的副將。 (9) 敝帚:破掃帚。敝,破敗。 (10) 放麑啜羹: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偷偷放走小鹿,被主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