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勢不並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險,折天下之脊,天下後服者先亡。且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與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與猛虎而與群羊,竊以為大王之計過矣。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敵侔交爭,其勢不兩立。而大王不與秦,秦下甲兵,據宜陽,韓之上地不通;下河東,取成皋,韓必入臣於秦。韓入臣,魏則從風而動。秦攻楚之西,韓、魏攻其北,社稷豈得無危哉?」〔參考資料〕 《韓非子.人主》且法術之士,與當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術士,則大臣不得制斷,近習不敢賣重,大臣、左右權勢息,則人主之道明矣。今則不然,其當途之臣,得勢擅事以環其私;左右近習,朋黨比周以制疏遠,則法術之士奚時得進用?人主奚時得論裁?故有術不...
外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外入侵的敵人。《戰國策.燕策一》:「內寇不與,外敵不可距。」
高壘深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築壁壘,深挖壕溝。比喻防禦堅固。《孫子.虛實》:「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三國志.卷三七.蜀書.法正傳》:「其倉廩野穀,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也作「高壁深塹」、「高壘深塹」。
盛氣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大任。但是有一次陪武帝吃飯時,謝澹不但喝醉酒,還大言不會屈順任何人的意思。武帝雖因謝澹是方外之士,不與他計較,但是心裡著實不高興,也就不讓他進奉玉璽了。由這個故事可知,謝澹的「仗氣凌人」是恃才傲物的意思,和「盛氣凌人」的用法不同。
息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息侯的夫人,姓媯。楚文王滅息,納之,生堵敖及成王,夫人因國亡夫死之痛,終生不與楚文王言。見《左傳.莊公十四年》。一說楚文王滅息時,夫人即與息君一同自殺。見漢.劉向《列女傳.卷四.息君夫人》。
暗器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暗箭傷人」。見「暗箭傷人」條。01.《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只這袖箭,我因他是個暗器傷人,不曾用過,如今也算無用之物了。」02.《三俠五義》第三一回:「且言鄧彪雖然落水,他原是會水之人,雖被擒,不肯服氣,連聲喊道:『好呀!好呀!你敢用暗器傷人,萬不與你們干休。』」
寒灰更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不出現,我就要殺他整個家族。」田甲聽到消息後,非常害怕,只好打著赤膊,去向韓安國請罪。然而韓安國卻不與田甲一般見識,不但沒有懲罰他,反而很有器度的原諒、善待他。後來「死灰復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平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出現「死灰復燃」的書證如宋.陳亮《陳亮集.卷一八.啟.謝曾察院啟》:「劫火不燼,玉固如斯;死灰復燃,物有待爾。」
委曲保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事易成;不驕傲自矜,反而能夠長久。急於張揚顯溢,反而引起無數的紛爭。求全之道,莫過於「不爭」,聖人不與人爭,天下反而沒有人可以與他爭。所以老子認為古人所說的:「曲則全」,就是說委曲就可以保全,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是實實在在可以達到的。後來「委曲求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委曲自己,遷就別人,以求保全。
晦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行蹤,不與人交往。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昔遭衰世皆晦跡,今幸樂國養微軀。」
後起之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後起之秀」之典源,提供參考。 #◎1《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忱字元達。弱冠知名,與王恭、王珣俱流譽一時。歷位驃騎長史。嘗造其舅范甯,與張玄相遇,甯使與玄語。玄正坐斂衽,待其有發,忱竟不與言,玄失望便去。甯讓忱曰:「張玄,吳中之秀,何不與語?」忱笑曰:「張祖希欲相識,自可見詣。」甯1>謂曰:「卿風流雋望2>,真後來之秀。」忱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既而甯使報玄,玄束帶造之,始為賓主。 〔注解〕 (1) 甯:范甯(西元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推崇儒學,反對何晏、王弼等的玄學。所撰《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