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晚不睡覺而從事其他活動的群。
納瓦荷火炬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北美印地安瓦納瓦荷的火炬舞,由十二到二十個男人圍成一圓,他們用厚厚的白黏土塗抹在裸體上,以邁長跨步的舞步跳舞,在逐漸加速的節拍下漸漸接近中心火柱。他們手持小束的彩色羽毛,然後拿著點燃火的火炬,當每位舞者跳舞時,用點燃的火炬打擊前一位男人的背。此火炬舞在露天廣場上於夜晚表演,為該部夜晚吟唱儀式的最高潮,可能在新月和月圓之間舉行十至十二天。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木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澳洲原住民。「myall」原義為黑色的,他們具有許多以歌唱和舞蹈為架構的傳統儀式,這些舞蹈可稱為啞劇舞蹈,共分為三大類:一、是生、死與婚禮。二、是戰爭。三、是兩種神祕儀式,其中一種為女孩的成年禮,土語稱為Atna-arita-kuma;另一種為男孩的成年禮,是「印瓦拉節慶」(Ingwara Festival)之一部份。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樂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各民的傳統樂器組成的樂隊。如中國的絲竹樂隊,即以弦樂器及管樂器組合而成。
舞蹈;民間舞蹈;性格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任何傳統的、民的、民間的舞蹈,在古典芭蕾的演出重新被發展成為一種:具有角色特性或民風格的舞蹈,創立者為裴堤帕。〔參見Petipa Marius〕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臺灣商務印書館《袖珍法漢詞典》1998。
瓦坎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非洲肯亞瓦坎巴人「保留區」內演出的部落舞蹈。瓦坎巴人跳舞有他們自己的用意,絕非用來展示。婦女們站成分開的兩排,男子在另一行面對婦女跳舞,幾乎形成一閉合的直角。女舞者以精準節奏踩著重踏步,揚起一片塵土,她們的軀幹或直起或彎曲,完全配合八個鼓手的節奏,這些鼓手坐著,靠雙膝使鼓保持平衡。男子穿著有數種顏色的長衣覆於短褲之上,頭戴高的羽冠;婦女穿著短黑裙,全都赤足。當男子高躍時興高采烈地笑著,婦女則嚴肅而認真;所有動作手臂都伸展張開。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威尼巴果創世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美洲原住民威尼巴果從前的啞劇與舞蹈。由男人表演,主要內容是他們創世傳說中的插曲,並結合巴比倫的說法以及在猶太人中所流傳之有關亞當與夏娃的創造故事。此威尼巴果傳奇是用詠唱的,動作以啞劇方式呈現,故事的關鍵情節由部落中的首領表演,若干印第安也有類似的傳奇,表現於儀式性的演出中。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錫伯踢踏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錫伯民間舞蹈。流行於新疆的察布查爾一帶錫伯聚居區。錫伯語為《阿赫蘇偏》。多在年節及喜慶場合表演。舞者不分男女,可多可少。一般在木板地或石板地上作舞。因舞步特點不同,該舞大致分為四類:一、單點踢踏:該舞步節奏鮮明,動作穩健。舞時,前腳踏地,後腳掌打一點,如是反覆,並伴以雙手的壓腕,及聳肩,全身隨之微微顫動。二、雙點踢踏:其特點為每隻腳打雙點,雙腳交替連續做,配以雙手壓腕和小聳肩。三、單雙點踢踏:特點為一腳打單點,一腳打雙點,如是交替反覆,伴以前後動肩、聳肩等。四、瘸子點踢踏:特點是單腳小跳接打點,有換腳跳轉、跨腿轉、蹲轉等。四類踢踏步法,均配有固定的舞曲。由該民彈撥樂東不爾及葦笛、口...
柏利尼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繪畫家。父親亞科布(Jacopo)開創了威尼斯畫派,色彩華麗,氣勢雄壯。兄長真蒂萊(Gentile)筆調細緻,富有中東色彩魅力,以畫肖像和威尼斯風光著稱。其弟喬凡尼(Giovanni)的作品則善於運用光線和色彩,造成詩一樣的迷人效果。
沙基特技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名。奈及利亞約魯巴人(Yoruba)的沙基為唯一有特技舞者的部落。沙基男人組成的樂團在各個村落表演,每到達一地,他們即豎起一平滑的木桿,約十八呎高。一樂團只有一或二位為特技舞者,其餘敲打有瑪瑙貝裝飾的葫蘆,提供舞蹈節奏。最初當觀眾聚集時所有的男人圍著木桿跳舞,然後第一位舞者和敲擊葫蘆的領導者唱歌表示他們準備好要開始表演。每一個表演動作有各自的歌曲,在擊葫蘆聲伴奏下,告訴舞者該如何動作,例如「像蛇爬行」:舞者僅在腰到足踝間繫一塊布,他跳上木桿,用腳和身體抓緊木桿,完全沒用到手的情況下爬到桿頂,在桿頂時他倒立,大聲唱歌,像蛇形般彎曲,頭向下,仍然未用手地往下爬,敲擊葫蘆者在同時圍著木桿跳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