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卓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還勃然大怒地說:「你這分明是在收買我,自己有了大城有何用處?堯舜湯武等古代君王擁有全天下,他們的子孫現在又在何處?柳下惠和孔子並非同時代,而盜跖也無法證實是否真有其人。本篇是寓言性質,莊子籍這篇故事表達自己崇尚自由無為的觀念。文中使用「無置錐之地」來形容堯舜湯武的子孫現在的處境,像連豎立一根錐子這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立錐之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極微小的地方。
皁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衙門中的差役。《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陛下為人子孫,守持宗廟,而令國祚移於外親,降為皁隸,縱不為身,奈宗廟何!」《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只聽得兩傍皁隸一聲吆喝,蜂擁上前,扯腳拽腿。」
心滿意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滿意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滿意足」是指心意滿足。《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中有「豐等爵位已盛,心意既滿」這句話,以「心意既滿」描述王莽心腹甄豐等人受封高官,子孫亦受恩惠,心意滿足。甄豐等人當初依附王莽,原只是想攀龍附鳳以求取功名,不料王莽竟然篡漢,自立為帝,以甄豐等人為功臣,大肆加封進爵,甄豐等人畢竟為漢朝故臣,對漢朝宗室與天下豪傑仍心存顧忌,也不敢太過囂張,所以才會有「心意既滿」之感。後來「心滿意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心意滿足。
何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何妨。反問語氣,表示可以。唐.武元衡〈長安敘懷寄崔十五〉詩:「聞說唐生子孫在,何當一為問窮通?」宋.蘇軾〈龜山辯才師〉詩:「何當來世結香火,永與名山供井磑。」
知而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犯,這就是「明知故犯」了。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明明知道不對,卻故意去做。在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五.德山志先禪師》也有「知而故犯」的說法。「明知故犯」不一定單指犯法而言,泛指一切明知事情是錯的,卻故意去觸犯的行為。如明代鄭若庸《玉玦記》第二二齣:...
安家樂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論述經濟思想的〈貨殖傳序〉中陳述了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各自的技能,其後代子孫也在適切的環境中,輕鬆學得先人所傳授的一切,大家都過著安定和樂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樂其業」這段話,後來「安居樂業」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生活安定和樂,而且喜好自己的職業。
沽名干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篤俗者也,與內厚富而外為詭服5>以釣虛譽者殊科6>。夫表德章義,所以率世厲俗,聖王之制也。其賜弘後子孫之次見為適者,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注解〕 (1) 股肱:得力的輔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孫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齊,西漢薛人。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武帝以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脫粟:布被,以布為被,表示儉樸。脫粟,僅去除皮殼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減於制度:行事儉約,花費少於常規。 (5) 詭服:奇特違眾的服裝。 (6) 殊科:不同的類型。
見利忘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利忘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贊曰:「仲尼稱:『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言士不繫於世類也。語曰:『雖有茲基,不如逢時。』,信矣!樊噲、夏侯嬰、灌嬰之徒,方其鼓刀僕御販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勤)〔勒〕功帝籍,慶流子孫哉?當孝文1>時,天下以酈寄2>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注解〕 (1) 孝文: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酈寄:漢朝人,字...
終天之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死都無法消除的憾恨。指遺恨無窮。明.王紳〈滇南慟哭記〉:「因忍死備記于簡,以誌不忘終天之恨,使後世子孫有以知其荼毒。」《醒世姻緣傳》第七六回:「既親家得了重病,姐夫就該晝夜兼行,萬一尚得相見,免得終天之恨。」
刑馬作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馬盟誓。古代結盟,殺馬見血,以表示守信不悔。《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並刑馬作誓,傳諸子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