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7.70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銘心鏤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怒髮沖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怒髮衝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頭髮直豎,把戴的帽子都頂了起來,這是古人用來形容極度憤怒的樣子。古代成年人是要戴冠的。和「怒髮衝冠」相關最有名的故事當屬藺相如「完璧歸趙」了。戰國時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王因宦者令繆賢推,召見藺相如,並且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藺相如不想使秦國有攻打趙國的藉口,主張送和氏璧到秦國去,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
過隙白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白駒過隙」。見「白駒過隙」條。01.元.馬致遠《福碑》第一折:「恁兄弟一片功名心更速,豈不聞光陰如過隙白駒。」
洪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氾濫成災的大水。《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文選.孔融.禰衡表》:「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賢俊。」也作「鴻水」。
氾濫成災的大水。《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文選.孔融.禰衡表》:「臣聞洪水橫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賢俊。」也作「鴻水」。
失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不周,有失禮數。多為對人自責疏忽的客套話。《三國演義》第五九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於兄長處極力舉。」《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道:『原來是蘧老先生的令公孫,失敬了。』」
待人不周,有失禮數。多為對人自責疏忽的客套話。《三國演義》第五九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於兄長處極力舉。」《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道:『原來是蘧老先生的令公孫,失敬了。』」
伯道無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親,接著母親與祖母相繼去世,他乃按古禮,守孝九年,遠近之人都稱讚他的孝道。東海王越欽佩他的為人,推他作文學吏部郎的官,後來升為河東太守,晉懷帝永嘉末年,石勒(東晉末年五胡亂華的胡人之一,羯族,後趙之主,是五胡十六國中最強者)攻陷中原,鄧攸陷入石勒軍的包圍,石勒很敬重他,想拉攏他作參軍,但鄧攸不允,當石勒渡泗水時,鄧攸藉機毀了車子,用牛馬載著家屬逃走了。在路上不幸遇到盜賊,牛馬被搶走,只得抱著兒子和姪子步行。可是沿途沒有吃的,他實在想不出兩全之策,便對妻子說:「我的弟弟早死,只留下這個姪子,我不能拋棄他,為了求生,只好...
孝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家以尊親亡故後,追供養,稱為「孝養」。
2.佛家以尊親亡故後,追供養,稱為「孝養」。
野無遺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書經.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咸寧。」意指政治清明,人盡其材,民間沒有遺漏不用的賢人。《陳書.卷一.高祖本紀》:「朝多君子,野無遺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聞達之科,所以野無遺賢,人無匿才,天下盡得其用。」也作「野無遺才」。
顧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受到仇家追殺,於順治十二年赴北游歷,來往於山東、河北、山西、陝西一帶,先後六謁明陵。康熙十六年,受博學鴻詞科,以死力辭。晚歲居陝西省華陰縣,全祖望為撰〈神道表〉稱:「凡先生之遊,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可見其認真嚴謹。著有《亭林文集》、《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等,於乾嘉考證學有典範性之意義。【歸奇顧怪】當顧炎武還住在昆山的時後,與同里的歸莊交情很好,兩人砥性立節,常做出一些違反社會常態的舉止來,當時的人都認為他...
託公報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靡非先舊。或富室財賂,或子婚屬,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