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了老天與當事人外,其他人一概不知。語本《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人用以比喻事情極機密。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我叮囑他這樁事,則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惱羞變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羞愧到極點而惱恨發怒。《文明小史》第九回:「傅知府聽了不禁臉上一紅,不由惱羞變怒道:『紳士有好有壞,像你這種──!』」也作「惱羞成怒」。
|
南山捷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過去,於是回答:「依我看,那裡應該是求官的捷徑吧!」盧藏用聽出他話中的譏刺意味,不由得感到非常的羞愧。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終南捷徑」,用來比喻可以達到求官、求名、求利的便捷途徑。
|
欲蓋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名聲。所以君子在行動時會想到禮,在做事時會想到義,不會為了利益違背禮,也不會作出不義的事後,才感到愧疚。有的人想追求名聲,《春秋》卻不加記載,有的人想要掩飾,反而被明白地記了下來,這是為了懲罰不義之人。」後來「欲蓋彌彰」這句成語,就從原文「欲蓋而名章」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想要掩飾過失,反而使過失更加明顯。
|
裙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裙子和頭釵,皆為婦女的服飾。故用為婦女的代稱。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我雖是個婦女身,我雖是個裙釵輩。」《紅樓夢》第一回:「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
|
額手稱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衛兵見到他都舉手至額,以表敬意。後來演變為感激之意,如《水滸傳》第四二回:「宋江以手加額稱謝道:『慚愧!原來是九天玄女娘娘傳受與我三卷《天書》,又救了我的性命!』」宋江舉手至額,表示對九天玄女的感謝,也有用來表示慶賀之意。《東周列國志》第三七回:「文公至絳,國人無不額手稱慶。百官朝賀,自不必說。」描述晉文公逃到秦國避難,等亂事平定後回到晉國,老百姓無不舉手,高至額頭,以示慶賀。「額手稱慶」這句成語固指舉手齊額,表示慶賀、高興,但後來只要高興至極而慶賀,不一定舉手額頭,一樣可用「額手稱慶」來形容。
|
包羞忍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忍羞愧、恥辱。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一○齣:「在家中做小伏低,好似啞子喫了黃連在心裡苦。到人前包羞忍恥。」
|
許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之所在,則未能言之也。後讀地山先生所著佛道二教史論文,關於教義本體俱有精深之評述,心服之餘,彌用自愧,遂捐棄故技,不敢復談此事矣。」 作品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台、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主要著作有《空山靈雨》、《綴網勞蛛》、《危巢墜筒》、《道學史》、《達衷集》、《印度文學》(1930年);譯著有《孟加拉民間故事》(1928年)、《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1934年)、《世界名歌一百曲集》第一冊等。 逸聞 許地山素對婦女議題及中國服裝甚有研究,曾於來港後發表《近三百年來底中國女裝》論文,並曾在港舉行...
|
靦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愧臉紅的樣子。《國語.越語下》:「余雖靦然而人面哉,吾猶禽獸也,又安知是諓諓者乎?」
|
靦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羞愧、難為情而見於顏面。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迷痴厥撥》:「柔詞謟笑,專取容悅世,俗謂之迷痴,亦曰迷嬉;中心有愧,見諸顏面者,謂之靦靦。」也作「腼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