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曾經歷世事或欠缺經驗。含有不懂事之意。《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今大敵垂至,方遊談不暇,雖遣諸不經事少年,眾又寡弱,天下事可知,吾其左衽矣!」也作「不更事」。
教育規模不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規模」不經濟是指當教育產出(如在學或畢業人數計)比例小於教育資源投入(如學生單位成本)的比例時,便為教育「規模」不經濟。
  此詞係應用規模經濟觀念於教育上,規模經濟即指規模擴大,充分發揮資源效能,以致產出增加比例遠大於投入增加的比例,這便是一種規模經濟。而教育係一種產業,產業經營需運用各種資源,因此應用規模經濟原理,有助於學校經營充分發揮效率。
不經事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經過歷練的年輕人。《晉書.卷七四.列傳.桓彝》:「今大敵垂至,方遊談不暇,雖遣諸不經事少年,眾又寡弱,天下事可知矣!」
不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堪使用。如:「這雙鞋子才穿了幾次,鞋跟就壞了,真不經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常、尋常。如:「荒誕不經」。《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所忠視其書不經,疑其妄書。」
尷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好意思、難為情。[例]說話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常會造成尷尬的場面。
扶搖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說為古代志怪之書。後代志怪之書或以此為名,如《齊諧記》、《續齊諧記》。 (2) 志怪:記載怪誕不經的事情。 (3) 徙:遷移。 (4) 南冥:南邊的大海。冥,通「溟」,海。 (5) 摶扶搖而上:謂鵬鳥藉著風力盤旋而上。搏,音ㄊㄨㄢˊ,盤旋。扶搖,迴旋而上的暴風。 (6) 去以六月息:乘六月所吹的強風而去。息,指風。 (7) 野馬:指浮動於空氣中狀似野馬的雲氣。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不假思索」指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語出宋.黃榦〈復黃會卿書〉。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得的補償不了失去的。[例]你不經考慮就大量買入價格下滑的股票,小心得不償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