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下:「繼以李、杜代興,杯酒論文,雅稱同調,而李不襲杜,杜不謀李,未嘗黨同伐異,畫彊墨守。」
周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金的運轉。《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庫款支絀,朝不謀夕,如何周轉得來呢?」也作「週轉」。
一薰一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夷吾則相繼逃亡。等到獻公一死,奚齊也被大臣們所殺,晉國一直在不安的政局下過了十年,和卜辭所說的話竟然不謀而合。 【應用】薰,音ㄒㄩㄣ,指香草;蕕,音ㄧㄡˊ,指臭草。「一薰一蕕」,意即一香一臭,猶如一美一惡、一好一壞,不能相提並論。這句成語,我們都於兩者性質上一美(好)一惡(壞)時形容之。但要注意如果程度上一優(勝)一劣(敗)時則不適用。例如兩隊球隊比賽的成績勝敗,或是兩班同學成績的優劣說成一薰一蕕,那不但是笑話,更是對人一種極端無理的侮蔑,應用時務必要注意。<註1> 【反義】一丘之貉、臭味相投、物以類聚。&l...
英雄所見略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備歎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指傑出人物的見解大致相同。《孽海花》第一一回:「你們聽這番議論,不是與劍雲的議論,倒不謀而合的。英雄所見略同,只見這裡頭是有這麼一個道理,不盡荒唐的!」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諸己,而所憂乃重於所欣。《傳》云:「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今外不寧,內憂已深。古之弘大業者,或不謀於眾,傾國以濟一時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誠獨運之明足以邁眾,暫勞之弊終獲永逸者可也。求之於今,可得擬議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樂。同「歡」。《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不謀而親,不約而信,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懽樂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
燕巢於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燕築巢於幕簾上。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晉.杜預.注:「言至危。」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聊齋志異.卷七.邵女》:「君之計,所謂燕巢於幕,不謀朝夕者也。」也作「幕上燕巢」、「燕巢幕上」。
蒙特梭利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ntessori對幼兒早期語言刺激的看法,與全語文主張;幼兒要沈浸在充滿語言和有意義的文字中等觀念不謀而合,目的都是為要能幫助幼兒豐富語彙,以臻達到流利的讀寫。幼兒早期在兒童之家,經由運動及感覺教育的實施,手部一直在為後來的書寫作努力,以幫助幼兒進入第一階段讀寫基礎的預備(Montessori,1967)。後期的Vygotsky也特別提到有關Montessori在這些肢體技能上的訓練,他認為這些訓練是內在層面書寫的語言和功能調適之間的一種關係(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四、知識性教育  有關智育方面的教材教法包括:...
死不旋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意志堅定,不畏艱難。《戰國策.中山策》:「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惴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懼戒慎的樣子。《詩經.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臨于谷。」宋.蘇軾〈秦始皇帝論〉:「與禽獸爭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謀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