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中醫上稱藥一種為「一味」。《西遊記》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纏綿日久不愈,幸國丈賜得一方;藥餌俱已完備,只少一味引子,特請長老,求些藥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菊科蒼朮屬,多年生草本。葉大,橢圓形。秋日開紅色筒狀花。根塊狀,肉黃白色。可入藥。[例]朮常被中醫用來做健胃、利尿的藥劑。 △白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醫指病理變化過程中,機能亢進的現象。如:「肝火」、「上火」、「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醫上稱半身不遂的病為「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醫上指肌肉失去收縮功能的症狀。漢.張機《匱要略方論.卷上.中風厲節病脈證並治.烏頭湯》:「筋傷則緩,名曰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中醫上指人體的奇經八脈之一。是陽經經脈的總綱。
怔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醫上指心跳劇烈的症狀。《紅樓夢》第七○回:「連連接接,閒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痴,語言常亂,似染怔忡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點燃由艾葉等藥物製成的艾炷或艾卷,熏熱人體的體穴表面,以達治療目的的方法。如:「針灸」、「溫和灸」、「回旋灸」。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為《易傳》,以解讀《易經》。普遍認為《易經》最初是占蔔用的書,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中醫|醫學、天文、算術、文學、中國音樂|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亦被介紹到西方。目錄1 名字的由來2 歷史2.1 傳統的說法2.2 現代的說法2.3 流傳與學派3 結構4 易與哲學4.1 易與二進制5 資料來源 名字的由來 《周易》一名有幾種不同的解釋。  「周」,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而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有...
針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中醫療法。為針法和灸法的合稱。用特製的金屬針,或燃燒的艾絨,刺激經脈穴道治療疾病。也作「鍼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