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又怎麼會怕廉將軍呢?只是想到秦國之所以至今不敢出兵攻打趙國,是因為對我們兩個人有所顧忌。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有任何一方傷亡,都可能會使國家遭致兵禍。國家的安危當然重於私人的恩怨,所以我才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面面相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對視而不知所措。形容驚懼或詫異的樣子。《水滸傳》第一七回:「眾做公的都面面相覷,如箭穿雁嘴,鉤搭魚腮,盡無言語。」《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覷,束手無策。」也作「面面相窺」、「面面廝覷」。
螺旋式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各年級之核心概念圍繞六項法則性概念逐年發展:(1)物質各具有可辨認的特性。(2)能量有許多形式可互相轉換。(3)人類依地球上的資源和環境。(4)生物各具可辨認的特性。(5)生命有其生存的條件與環境,生物與環境有密切的關係。(6)學習科學過程技能可獲得許多處理,解決事物的方法。此六大概念綱領、基本上乃循螺旋式的發展模式加以架構的。其目的即再透過探究學習的過程,輔導兒童逐步體認、歸納形成這些基本的概念;同時也提供教師掌握課程架構的大方向,以便逐年擴展有關的學科概念而不致迷失於繁瑣的科學概念中。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孫周果然被迎回晉國,即位為晉悼公。後來「休戚與共」這句成語,當就從這裡的原文「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演變而出,形容彼此同甘共苦。
孤陋寡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受教育的時機,給予教導,就是合於時宜。不超越學生的程度而循序漸進的施行教育,就叫做合乎順序。讓學生互相觀察而學習彼此的長處,就是觀摩、切磋。這四種方式,就是促使教育興盛、成功的原因。如果在邪惡的念頭和罪過發生後,再加以禁止,這時的教育就發揮不了作用,容易顯得格格不入而無法克服問題。過了應該學習的時期才去學習,即使花費相當的努力也難有成就。雜亂的施教而不循序漸進,就會破壞整個知識的系統性而缺乏條理。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研討,就會造成學識淺陋而見聞不廣。對朋友怠慢就違背了師長的教導;一旦言行偏差,就會荒廢了自己的學業。這六項,就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後來「孤陋寡聞」被用來形容學識淺薄,見...
澎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波濤互相衝擊的聲音或氣勢。[例]波濤澎湃、洶湧澎湃
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並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論語》一書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以及弟子互相問答的話,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編纂而成。在〈憲問〉篇中,孔子感慨沒有一個人可以了解他,人海茫茫,卻覓無知己。但他認為自己在遭受挫折、失敗時,能不埋怨上天,也不責怪別人。學習身邊平常的事物,進而深知自然生滅演變的道理,而能隨遇而安、通曉德義。這樣對人生的了解,已經到達某個境界了,而這個境界一般人很難體會,也只有上天才會知道。後來《論語》原文的「不怨天,不尤人」演變為「怨天尤人」這句成語,用來比...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般無二,一模一樣,毫無二致反義:大相逕庭,天差地遠,迥然不同,截然不同辨似: 「如出一轍」及「一模一樣」都有相像、類似的意思。 「如出一轍」側重於基本結構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一模一樣」側重於同類的東西完全一樣。 如出一轍 一模一樣 辨似例句 ○ ㄨ 這兩篇小說的情節和結構~,有互相抄襲的嫌疑,需要查明。 ㄨ ○ 你教我去哪裡找~的花瓶來賠你?
賠了夫人又折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成語常見於戲曲小說之中,意指沒占到便宜還吃了大虧。《隔江鬥智》一齣戲,演的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和周瑜為了爭奪荊州互相鬥智的故事。周瑜為了奪回荊州,假意將孫權的妹妹孫安小姐嫁給劉備,想趁著送親、洞房、回門等時機對劉備不利,可是沒想到計謀被諸葛亮識破,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沒得到荊州,反而孫權的妹妹真的被娶走,並且又折損了許多兵將。後來「賠了夫人又折兵」被用來比喻不但沒有占到便宜,反而吃大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下前後相反,或互相更換。《詩經.齊風.東方未明》:「顛之倒之,自公召之。」《朱子語類.卷七一.易.復》:「如人善端初萌,正欲靜以養之,方能盛大。若如公說,卻是倒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