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高水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唐.劉禹錫〈望賦〉(據《全唐文.卷五九九.劉禹錫》引)望如何其望最傷!俟環玦兮思帝鄉。龍門不見1>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2>兮山高水長。春之氣兮悅萬族,獨含嚬兮千里目;秋之景兮懸清光,偏結憤兮九迴腸。羨環拱於白榆,惜馳暉於落棠。諒衝斗兮誰見,伊戴盆兮何望?豈止蘇武在胡,管寧浮海?送飛鴻之滅沒,附陰火之光彩。鶴頸長引,烏頭未改。恨已極兮平原空,起何時兮東山在。永望如何,傷懷孔多。降將有依風之感,宮人成憶月之歌。歌曰:「張衡側身愁思久,王粲登樓日迴首。不作渭濱垂釣臣,羞為洛陽拜塵友。」 〔注解〕 (1) 龍門不見:意謂故都看不見。戰國楚.屈原〈哀郢〉:「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龍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車。《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破壞。《左傳.成公二年》:「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太史公1>曰:「平原君2>,翩翩3>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4>。鄙語5>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6>邪說,使趙陷長平7>兵四十餘萬眾,邯鄲8>幾亡。虞卿料事揣情,為趙畫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齊,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況賢人乎? 〔注解〕 (1) 太史公:司馬遷(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後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後世稱《史記》。 (2)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
甘拜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十五年》1>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壬戌,戰于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公號慶鄭,慶鄭曰:「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韓簡,虢射為右,輅秦伯,將止之。鄭以救公誤之,遂失秦伯。秦獲晉侯以歸。晉大夫反首拔舍2>從之。秦伯使辭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3>是踐,豈敢以至?」晉大夫三拜稽首4>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風5>。」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在宥》。 (2) 反首拔舍:反首,披頭散髮。拔舍,拔營。 (3) 妖夢:指狐突夢見晉太子申生的事。申生跟狐突說因為惠公無禮...
少見多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牟融《理惑論》(據《弘明集.卷一》引)問曰:「云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何其異於人之甚也?殆富耳之語,非實之云也!」牟子曰:「諺云:『少所見,多所怪,睹馲駝1>言馬腫背。』堯眉八彩,舜目重瞳子,皋陶馬喙,文王四乳,禹耳參漏,周公背僂,伏羲龍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玄、鼻有雙柱、手把十文、足蹈二五,此非異於人乎?佛之相好,奚足疑哉?」 〔注解〕 (1) 馲駝:即駱駝。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脊椎動物。身形高大,背上有駝峰,依駝峰可分單峰和雙峰兩種。雙重眼瞼,可擋風沙。腳下有肉墊,適於沙漠行走。能反芻,有高度耐飢渴的能力。可供騎乘及載貨,是沙漠中的主要負重動物,故亦稱為「沙漠之舟」。原產地在北...
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憲法自身便具有最高性,其制定是源自於政治力。(二)憲法在國家所有法秩序的體系中效力最高,所以任何其他的規範都不得與憲法相牴觸,否則無效。 二、原則性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其內所規定者均為較重要、具原則性意義之事項,而對於較不重要或瑣碎之事項,則不加以規定。例外:瑞士聯邦憲法的直接性民主性格較強,其人民可自行修改。 三、開放性憲法的開放性係指憲法之用詞、用語。因憲法規定的範圍過於廣泛.而偏向使用較為抽象之用語,其概念越抽象,則解釋的可能性越大。 四、政治性憲法又稱為政治法,實際上憲法無法完全與政治相切割,作為規範人民...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注解〕 (1) 妾:古代女子對自己的謙稱。 (2) 屬:音ㄓㄨˇ,連接。 ◎2《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鼂錯為太子家令,得幸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孝文帝,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餘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餘城,兄子濞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郤,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弗忍,因賜几杖。德至厚,當...
按兵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恃君覽.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後反。趙簡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謀利而得害,猶弗察也。今蘧伯玉為相,史鰌佐焉,孔子為客,子貢使令於君前,甚聽。《易》曰:『渙其群,元吉。』渙者,賢也;群者,眾也;元者,吉之始也;渙其群元吉者,其佐多賢也。」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凡謀者疑也,疑則從義斷事。從義斷事則謀不虧,謀不虧則名實從之。
未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半。《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宋.王安石〈葛溪驛〉詩:「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