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宴於此。 (6) 高靈:高崧,生卒年不詳,字茂琰,小字靈,晉廣陵人。少好學,善史傳,累遷吏部郎、侍中。 (7) 中丞:職官名,東漢以後為御史臺的長官。 (8) 祖:古代出行時祭祀路神稱為「祖」,後遂為設宴送行之稱。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
倒屣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粲:王粲(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於荊州。後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5) 屣:音ㄒ|ˇ,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任官、授職。晉.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稱高位兼低職或出任地方官。如唐代宰相判六軍十二衛事,宋以宰相判樞密院。《宋史.卷三一二.韓琦傳》:「除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引經據義注音︰|ㄣˇ ㄐ|ㄥ ㄐㄩˋ |ˋ漢語拼音︰yǐn jīng jù yì釋義︰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 01.《北堂書鈔.卷五八.設官部十.侍中》引三國吳.謝承《後漢書》:「天子所問,引經據義,靡事不對。」 參考詞語︰引經據古注音︰|ㄣˇ ㄐ|ㄥ ㄐㄩˋ ㄍㄨˇ漢語拼音︰yǐn jīng jù gǔ釋義︰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三六.將作少監黃艾右正言》:「爾其振厲風采,別白是非,引經據古,以佐朕之不逮。」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序》:「緬昔作者,如王仲任、應仲遠,引經據古,博辨宏通。」 參考詞...
顧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玄)與道曜講《老子》,王侍中(禎之)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顧名思義?』」
揚湯止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子不謝生於父母,可以死效,難用筆陳。」廙著書數十篇,及與丁儀共論刑禮,皆傳於世。文帝即王位,為侍中,賜爵關內侯。黃初二年卒。無子。帝以弟子阜嗣。
大聲疾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而急促的呼喊,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引申為大力的提倡、號召。《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大聲疾呼曰:『昭義侍中大軍到矣!』」也作「疾聲大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之喪。如:「丁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吳道助、附子兄弟)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改授侍中中書監護軍如故,又以居母艱去官。」
釣名沽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為曹操丞相掾屬,轉為五官將文學。魏初,為黃侍郎。弟劉偉與魏諷謀反,本應誅,曹操赦之。魏文帝時,官至侍中,賜爵關內侯。廙,音|ˋ。 (2) 諷:魏諷(?∼西元219),東漢末沛國人,或為濟陽人,字子京。鍾繇任為西曹掾,後與長樂衛尉陳禕謀畫襲鄴城,攻擊曹操。陳禕向曹操告發其謀,魏諷遂被殺。 (3) 鳩合:集合、召集。鳩,音ㄐ|ㄡ。 (4) 華而不實:只開花而不結果。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見「華而不實」。 2、「釣譽」:《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元始中,修功臣後,下詔曰:「漢興以來,股肱1>在位,身行儉約,輕財重義,未有若公孫弘2>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為布被脫粟3>之飯,奉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