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按圖索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按圖索驥」。見「按圖索驥」條。01.宋.周密《癸辛雜識.後集.向氏書畫》:「賈大喜,因遣劉誘以利祿,遂按圖索駿,凡百餘品皆六朝神品。」02.明.楊慎《藝林伐山.卷七.相馬經》:「(伯樂)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所謂按圖索駿也。」
富貴浮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功名利祿變化無常。宋.晁補之〈洞仙歌.花恨月惱〉詞:「傷富貴浮雲,曾縈懷抱。」
群蟻附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眾人爭相追逐利祿。語本《莊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鄙眾趨利,曰群蟻附羶。」
干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功名利祿。《論語.為政》:「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痴》:「非為干祿,實信書中真有金粟。」
前倨後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錢啊!」蘇秦嘆了口氣說:「哎!貧窮時父母都不把你當兒子看待,富貴時親友都畏懼你,難怪人們要看重權勢利祿了!」《戰國策》原文對蘇秦嫂嫂的描述是「何前倨而後卑」,《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作「何前倨而後恭」,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前倨後恭」的成語,用來比喻待人勢利,態度轉變迅速。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韁利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是功名。「利」是利祿。「韁」是繫馬的繩子,用以控制馬匹。「鎖」則是安裝在門戶、箱櫃等開合處,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金屬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閉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汲汲於名利,腦海裡除了沽名釣譽、鑽求利益,其他事情都毫不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
敝屣視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事物看得像破鞋一樣。表示輕視、不屑或毫不在意。如:「對於功名利祿,他向來敝屣視之。」
利鎖名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韁利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是功名。「利」是利祿。「韁」是繫馬的繩子,用以控制馬匹。「鎖」則是安裝在門戶、箱櫃等開合處,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金屬器具,引申有拘束、封閉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汲汲於名利,腦海裡除了沽名釣譽、鑽求利益,其他事情都毫不關心,就好像被無形的韁繩套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
糞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汙穢的泥土。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例]他是個淡泊的人,一向視功名利祿如糞土。
獨尊儒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事,皇帝的詔書,群臣的奏議,也無不引用經義作為依據。另一方面,研讀經書可以做官,經學就成了人們取得利祿的途徑。於是,拜師求學的人日漸增多,經學字句的解釋也更為詳密。表面上看來是經學大盛,實際上經學成了繁瑣無比的學問,士子讀白了頭髮,也弄不通一部經書。這樣的學問是沒有用的,也是沒有價值的。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獨尊儒術英文關鍵字: Dismiss the hundred schools; revere only the Confucian sole dominant ideology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