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2.6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詞。用於句中或句末,相當於「啊」。[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荊軻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奉獻、給予。《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聶政傳》:「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許人也。」宋.陸游〈觀長安城圖〉詩:「許國雖堅鬢已斑,山南經歲望南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好、聯合。通「媾」。《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購於單于。」
蕭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馬鳴聲。唐.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2)形容風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3)形容落葉聲。唐.杜甫〈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無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國後,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便經人介紹認識了荊軻,請他作刺客,到秦國刺殺秦王。由於荊軻遲遲不出發,太子丹便催他趕快上路,荊軻說:「就算我到了秦國,秦王也不會見我啊!除非我能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前往,也許就有機會見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秦王,逃到燕國,秦王懸賞千金要他的腦袋。太子丹聽了說:「樊將軍是來投靠我的,我怎能為了自己而殺了他?請你再想別的方法。」荊軻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期,就私下去見樊於期,告訴他這個想法。樊於期聽了後,馬上拔出利劍當場自殺。太子丹聽說這件事,趕去阻止卻已經晚了一步,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痛哭失聲。事已至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投擲。《戰國策.燕策三》:「(荊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因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喪失語言的功能。如:「聾啞」。《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刻。如:「立刻」。《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劍堅,故不可立拔。」
一日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先秦•莊周《莊子•秋水》:“騏驥驊騮,-日而馳千里。”《史記•刺客列傳》:“臣聞騏驥盛壯之時,—日而馳千里;至其衰老;駕馬先之。” 故事 戰國時期,燕國太子丹在趙國作人質時,與同在趙國、尚未做秦王的嬴政相處良好。後來,嬴政回國做了秦王,太子丹也在秦國做人質,嬴政不但沒有顧念舊情、加以特別照顧,反而處處冷待、刁難他,太子丹見此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回國後,太子丹一直耿耿於懷,想報復嬴政。但由於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自己復仇願望。 不久,秦國出兵攻打齊、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今秦已虜韓王,盡納其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