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蛛絲馬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線索跡象可以尋查推求。清.王家賁〈別雅序〉:「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疑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
浸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浸、陶醉其中。[例]他喜歡閱讀古書,整天浸淫在書香世界中。
洗耳恭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洗耳拱聽注音︰ㄒ|ˇ ㄦˇ ㄍㄨㄥˇ ㄊ|ㄥ漢語拼音︰xǐ ěr gǒng tīng釋義︰「拱」,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洗耳拱聽」即「洗耳恭聽」。見「洗耳恭聽」條。 01.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哥哥才學,與在下不同,有甚麼名人古書,前皇後代,哥哥講說些兒,小官洗耳拱聽。」 02.《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必須再求一風月艷麗之曲,我等洗耳拱聽,幸勿推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女的婚姻須由父母作主,經媒人介紹。《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三六齣:「秀才,可記的古書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引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言論及文章中援用古書典故、名人格言以及俗語等等,稱為「引用」。是一種訴之於權威或訴之於大眾的修辭法。
訓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指用較通俗的話去解釋某個字義,如人言為信。詁,指用當代的話去解釋字的古義,或用普遍通行的話去解釋方言的字義,如不聿為筆。訓詁指解釋古書中詞句的意義。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取豪奪」原作「巧偷豪奪」。米黻,即米芾(音ㄈㄨˊ),字元章,宋襄陽人。舉止顛狂,故世稱為「米顛」。為文奇險,妙於翰墨,畫山水人物,自成一家。愛金石古器,尤愛奇山,世有「元章拜石」之語。據周煇《清波雜志》卷五記載,米芾十分喜愛古書畫,曾經向人借古畫臨摹,等臨摹好了,再和真品一起送回去,讓古畫的主人從中挑出真品,主人往往分辨不出來,他於是用這種巧妙騙取的手段,得到了許多古書畫。《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中提到東晉桓玄也喜歡收集古書名畫。有一次,顧愷之將畫裝在箱子裡彌封後寄給他,他收到後偷了裡面的畫,再將箱子恢復原狀,寄還給顧愷之。顧愷之發現畫已不翼而飛,不但不生氣,反而說畫像仙人通靈,...
闡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細解說。如:「古書中的每一字句,他都闡釋得清清楚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書上記載的一種大鳥,傳說能一飛數千里。《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反脣相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反脣相攻注音︰ㄈㄢˇ ㄔㄨㄣˊ ㄒ|ㄤ ㄍㄨㄥ漢語拼音︰fǎn chún xiāng gōng釋義︰猶「反脣相稽」。見「反脣相稽」條。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一八.告訐》:「是先朝王聯、趙文華故智。御史輩不受,反脣相攻。以故太倉相公八不平疏,又曰:此又誤矣。」 參考詞語︰反脣相譏注音︰ㄈㄢˇ ㄔㄨㄣˊ ㄒ|ㄤ ㄐ|漢語拼音︰fǎn chún xiāng jī釋義︰猶「反脣相稽」。見「反脣相稽」條。 01.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誤增不字例》:「於是知不善讀書而率臆妄改,皆與古人反脣相譏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