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上八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字貢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為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群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 (3) 臺章:臺,對人尊稱的敬辭。章,寫文章。 (4) 三平二滿:平平淡淡、過得去。此為自謙,指文章普普通通。 (5) 熟視:細看。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也十分熱心,光緒4年(1878)捐款並督造臺北城,之後更由於督造鐵路(基隆─新竹段)獲清廷「敘五品同知,加賞戴藍翎」及其他頭銜。 日本時代光緒21年(1895)日軍登陸接收臺灣,官紳陸續潛逃、臺北城治安混亂、人心惶惶,為了儘早恢復秩序,李春生召集士紳商量,決定迎請日軍進城。初期臺灣社會反抗不斷,經常發生藉事擾民的事情,李春生也邀請臺北地區紳商成立「保良會」、「大稻埕工商公會」幫忙維持治安。因為種種對日本當局的協助,明治29年(1896)與辜顯榮一同獲頒勳章,隔年獲頒紳章,並出任台北縣參事。(同註1)李春生縱橫商場,財力...
特殊教育課程設計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需兼具教學目標、社會需求、身心發展、生活經驗、人文關懷、族群和諧、國際社會等多元面向,以加強幼兒對不同知識的吸收能力。7. 興趣原則:教材的編選宜適合幼兒的學習興趣與能力。生動、活潑、富變化與創造思考的教學內容設計,可刺激幼兒經由不同的感官經驗來學習。8. 個別化原則:特殊幼兒彼此間即使屬於同一障礙類別,但因障礙程度、發展程度、伴隨的疾病症狀、個體行為特徵等因素所影響,導致個體間差異性非常大,因此在教學或治療上需依其能力、需求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個別化轉銜方案」或「個別化復建方案」。 關鍵字...
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1)參見「大司馬」條。(2)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理軍事。隋唐節度使之下皆置行軍司馬之官,為佐吏之屬,具參謀性質。又每州置州司馬一人,多以貶斥之官員任之,徒具虛銜無實際職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稱「司馬」,其實不同。
口快心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卒年不詳。唆,音ㄙㄨㄛ。 (3) 伯顏:西元1236∼1295,元蒙古八鄰部人。歷官中書右丞、同知樞密院事。至元十一年,任中書左丞相,自襄陽出兵,至元十三年正月攻下臨安,滅南宋。至元三十一年,元世祖駕崩,同年十二月,伯顏亦病逝。 (4) 文丞相:文天祥(西元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南宋末忠臣,江西吉水人。官至左丞相, 封信國公。德祐初,元兵入侵,天祥應詔勤王,奉使入元軍議和,被執。後脫歸,輾轉浙、閩、粵,繼抗元師,戰敗被執,拘燕三年,宋既亡,終不屈,遂被殺。臨刑,作〈正氣歌〉以見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吟嘯集》。
避難就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開艱辛繁重而選擇簡單輕易。《元史.卷三五.文宗本紀四》:「及遷同知儲政院事,即就職,僥倖巧宦,避難就易。」
埋名隱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裡安下,我卻暗暗的著此婦人,只做採花,與你相見。他不是別人,則他便是謝金蓮。著他隱姓埋名,假說做王同知的女兒,後來又著三婆說他是鬼,迷死了他的兒子。以此賢弟吃驚,不辭而去了。我將這婦人樂籍上除了名字,另置別館。今日賢弟來到,伏侍你,猶然不認的他,說兀的做甚?
脫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脫脫(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 簡介脫脫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元朝元統二年(1334年),脫脫任同知宣政院事,遷中政使、同知樞密院事、御史大夫、中書右丞相。當時伯顏為中書右丞相,權傾朝野,向為元順帝所忌,脫脫恐受其累,與順帝密謀逼退伯顏。至正一年(1341年)脫脫為相,大改伯顏舊政,復科舉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脫脫主編《遼史》...
隱名埋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裡安下,我卻暗暗的著此婦人,只做採花,與你相見。他不是別人,則他便是謝金蓮。著他隱姓埋名,假說做王同知的女兒,後來又著三婆說他是鬼,迷死了他的兒子。以此賢弟吃驚,不辭而去了。我將這婦人樂籍上除了名字,另置別館。今日賢弟來到,伏侍你,猶然不認的他,說兀的做甚?
連篇累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連篇累牘」。見「連篇累牘」條。01.明.汪砢玉《珊瑚網.卷一一.張居貞與袁子英詩手稿》:「用筆遣意,疾徐頓挫,濃纖間出,故雖連篇累幅,不厭其多。」02.清.湯斌〈江南鎮江府海防同知冉渠吳公墓志銘〉:「偶爾撰述,信筆抒寫,連篇絫(累)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