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79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齒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牙齒與頭髮。三國魏.繆襲〈挽歌〉詩:「形容稍歇滅,齒髮行當墮。」唐.白居易〈聞行簡恩賜章服喜成長句寄之〉詩:「齒髮恰同知命歲,官銜俱是客曹郎。」
麼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疑問的語助詞。元.無名氏《村樂堂》第四折:「同知見正末科云:『父親!這幾日怎生不見你來家吃茶?』正末云:『我可是敢來麼那!』」明.高明《琵琶記.伯喈彈琴訴怨》:「貼云:『相公!你彈錯了。』生云:『呀!我彈個思歸引出來。』貼云:『怎地害風麼那?』」
先覺先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物能事先覺察、瞭解。參見「先知先覺」條。宋.陳亮〈謝陳同知啟〉:「古心古貌,讀前輩未見之書;先覺先知,得累聖不傳之學。」
二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清時俗稱各府同知為「二府」。《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東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轉了個二府,今年纔陞到這裡。」
在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著的時候。元.白樸《東牆記.楔子》:「俺父親在日之時,曾與松江府府尹董鎣為友。」元.鄭光祖《倩女離魂.楔子》:「父親在日,曾與王同知指腹成親。」
同緣同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共同的因緣,作共同的選擇。《西遊記》第三三回:「我和你同住同修,同緣同相,同見同知。」
三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時殿前司、侍衛馬軍、步軍的合稱。《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擇武臣得軍心者為同知、簽書樞密院,邊將有威望者為三衙。」
同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同的言論。《莊子.知北遊》:「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知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
二太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敬稱同知,因其地位次於知府,故稱為「二太爺」。《儒林外史》第一七回:「二相公,你可知道縣裡老爺壞了?今日委了溫州府二太爺來摘了印去了。」
宋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27~1387)字仲溫,號南宮生,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官至鳳翔同知。以書法名家,擅章草,氣韻雋秀、爽利,擺脫趙孟頫範疇,影響一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