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2.19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狡賴、抵賴、否認
廖輝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代言人,有人則把她的小說歸類為通俗文學。不過,不管把廖輝英的小說歸類為嚴肅的或是通俗的文學,都無法否認:通過廖輝英筆下的女性人物,讀者對於台灣女性的成長歷程會有更深的了解。廖輝英以「油麻菜仔」踏入文壇,這篇小說很明顯的有自傳色彩,描寫兩個世代的台灣女性經驗和思想的差異,從而展現台灣社會結構的變遷與不變之處。「油麻菜仔」開啟了廖輝英對女性議題的書寫,此後,她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獎的作品「不歸路」也是以都市女性的感情和生活為書寫主軸。自此以後,廖輝英大量創作,而她絕大多數的小說都是以城市紅塵、女性情事作為主題,女主角大多是生...
組織變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93; Woodward& Bucholz,1987),其說明發生重大變化時的四個反應:否認、生氣、悲傷、適應。每個步驟的時間間隔不一,有些人會停滯其中。(註一)改變態度或角色:不一定兩者都要具備,基本兩者會衝突,最佳方式為採取兩者互相支援。態度取向方法(Attitude-Centered Approach)涉及態度的改變和具說服力的價值觀、訓練課程、建立團隊活動、文化變革課程,期望可以造成行為改變,對組織有利之效果;角色取向方法(Role-Centered Approach)則涉及工作角色變革,包括重新規劃...
否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否認
自我防衛機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目錄1 前言2 防衛種類2.1 否認2.2 壓抑2.3 反向作用2.4 投射作用2.5 轉移作用2.6 補償作用2.7 合理化作用2.8 退化作用2.9 認同作用2.10 昇華作用2.11 儀式與消解作用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前言當事人心生恐懼,或者感到焦慮時,將會產生自我防衛的機制,以保護自己來避免遭受傷害,或者來協調自己的焦慮。因此有些自我防衛機制對於當事人而言,能具有化解危機以及自我調適的正面價值,此些現象皆屬正常行為。但要注意的是,自我防衛機制的根本仍...
馬克思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不同的意見。如經濟學家熊彼特就認為,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貢獻是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社會學」體系。並否認唯物主義在其經濟學——社會學體系中的實際作用,認為馬克思的哲學主要只是黑格爾哲學的照抄。認為「經濟史觀」並非「經濟動因歷史觀」,也非像馬克思本人所認為的「唯物史觀」。 著作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著作如下:德意志意識形態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1845年)關於自由貿易的演說(1848年)共產黨宣言(1848年)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年)政治經濟學批判(1859年)資本論(1867年)法蘭西內戰(1871年)哥達綱領批判(1875...
有案可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文案可查。比喻證據確鑿,難以否認。如:「白紙黑字,有案可稽,你還敢狡辯!」
權力平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論述,亦即軍事力量已不再是權力評估的唯一指標,同時對國家能力的測量也進入「綜合國力」的階段。但不能否認的是,「現實主義」及其中的「權力平衡」要素如先前所述,仍是國際關係領域裡運用、研究的重點。蘇聯解體後,國際社會還是以民主與共產分庭抗禮,因此「權力平衡」仍是目前的國際關係運作方式。(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權力平衡英文關鍵字:Balance of Power 參考資料註1: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頁9。註2:黃建誠,《美國亞太安全政策與我國國家安全戰略—權力平衡的觀點》(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
智能障礙兒童的身心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能障礙兒童」一詞並無法代表這些個體均屬同一性質;該群體的「個別間差異(inter-difference)」和個體之「個別內在差異(intra-difference)」(即個體內在優弱勢之表現)仍大。不可否認地,智能障礙者在認知發展確實有顯著障礙,並影響其在生活自理、動作發展、溝通發展、社會或情緒發展、學業能力等之顯著困難,而實務上所遇到的智能障礙者,在愗些領域也確實有某些能力等之顯著困難,而實務上所遇到的智能障礙者,在某些領域也確實有某些優勢表現,以下概要從智能障礙兒童的生理、學習、社會及行為等三方面來看。目錄1 一...
抗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律上指於訴訟程序中,被告不否認原告的事實口述,但自為另一種亦符合事實的主張,以期停止或消滅此事實所產生的法律效果。[例]對原告提出限期還清貸款的訴訟,被告提出抗辯,稱原告曾經同意延緩歸還期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