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把東西置於器物上烘乾。如:「將鞋子放在爐臺上炮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1)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生於池沼、澤畔。莖圓柱形,高五十至八十公分,下部具三、四片葉鞘,最上方葉鞘著有葉片。長側枝聚繖花序側生,輻射枝多枚,小穗單生或二至三枚簇生,褐色。莖可用來編織器物。也稱為「水蔥」。(2)繖形科當歸屬,「白芷」之古稱。參見「白芷」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紙將碑刻、銅器、甲骨等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摹印出來。方法是先在物體表面蒙上一層棉紙或宣紙,用髮束、木槌等均勻輕拍拓紙,再用布包蘸墨或顏料加以打印,以顯出所欲摹印的文字或圖像。[例]拓印、拓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空的管狀器物。[例]筆筒、火箭筒
玩物喪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書經.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物喪志指一味玩賞無益的器物,因而消磨人的壯志。《清史稿.卷三○六.李慎修傳》:「歷舉前代利害,並言錢值將騰貴,窮極其弊。上元夜,賜諸王大臣觀煙火,慎修上疏諫,以為玩物喪志。」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是闡發《儀禮》經義的書。《禮記》本為許多有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內容或言哲理,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述生活儀節,是儒家的禮學要籍。〈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將它由《禮記》抽出,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為之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典源此段在說明正心修身的道理。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就是自身有所憤怒、恐懼,或是有所嗜好喜樂、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心不在其位,那麼看也像沒看見,聽也像沒聽見,連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說明了修養自身,在於端正自己的內心。後來《禮記》原文中的「心不在焉」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比喻心思不集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用牲畜的血塗在新造器物的縫隙所舉行的祭祀儀式。[例]釁鐘、釁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器物、用器。如:「文具」、「道具」、「玩具」、「工具」。
2.量詞。計算器物、屍體等的單位。如:「兩具屍體」、「棺材一具」、「三具電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器物上可以開關的活門。如:「門栓」、「消防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關住鳥獸或拘禁人犯的器物。如:「鳥籠」、「兔籠」、「牢籠」、「囚籠」、「鴿子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