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露出馬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誰想太爺一個個的細問起來,那些衙門中人雖是受了賄賂,因憚太守嚴明,誰敢在傍邊幫襯一句!自然露出馬腳。」
近水樓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2) 鎮:鎮守。當時范仲淹擔任杭州知州。 (3) 錢塘:指杭州,位於錢塘江下游北岸,為大運河的起點。南倚吳山,西臨西湖,靈秀甲於全國,商業繁盛。 (4) 薦:推舉。 (5) 巡檢:職官名。宋時設置於沿邊或關隘要地的官員。或管數州數縣,或管一州一縣,以武臣為之,掌兵捕盜,受州縣指揮。 (6) 錄:採納、採取。 (7) 易為春:指向著太陽的花木更容易生長茁壯。...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2) 於菟:音ㄨ ㄊㄨˊ,老虎的別稱。 2、「空拳」:漢.桓寬《鹽鐵論.論勇》大夫曰:「荊軻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憚於不意,列斷賁、育者,介七尺之利也。使專諸1>空拳,不免於為禽2>;要離無水,不能遂其功。世言強楚勁鄭,有犀兕之甲,棠谿之鋌也。內據金城,外任利兵,是以威行諸夏,強服敵國。故孟賁奮臂,眾人輕之;怯夫有備,其氣自倍。況以吳、楚之...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可是張良不肯,反而引他見劉邦。劉邦向項伯獻酒祝壽,定下兒女婚約,接著說:「我自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秋毫般細微的東西都不敢動用,官民登記簿冊,查封府庫,日夜等待將軍早日到來。我所以派兵鎮守函谷關,是為了防止盜賊出入,和突發的事變。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麼敢造反呢!希望回去代為向將軍說明。」項羽聽到項伯的轉述,承諾好好對待劉邦。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時仲淹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3) 經略招討使:掌管招撫討伐事務之官。經略,唐始設,後多以節度使充任。宋置經略安撫司,掌兵民之事。明代於用兵時特置,權任極重,在總督之上。清初亦曾設有此職,中葉以後則廢。招討使,唐始設,有兵事暫置,宋多以大臣充任,元多置於邊塞,明為士官武職。 (4) 元昊:趙元昊(西元1103∼1148),西夏開國君主。李繼遷孫,又名曩霄,因先世宋賜趙姓,故稱為趙元昊。雄毅大略,不甘臣服於宋,遂稱帝,建國號夏。宋伐之不能...
光天化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敷,遍。 (6) 明庶以功:「庶」與「試」通,《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引作「明試以功」,謂授以職事而嚴明考核試用。 (7) 庸:酬謝。 (8) 讓:謂讓於賢人。 2、「化日」:漢.王符〈愛日篇〉(據《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引)國之所以為國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為民者,以有穀也。穀之所以豐殖者,以有民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化國之日舒1>以長,故其民閑暇而力有餘;亂國之日促2>以短,故其民困務而力不足。舒長者,非謂羲和安行,乃君明民靜而力有餘也。促短者,非謂分度損減,乃上闇下亂,力不足也。孔子稱:既庶則富之,既富乃教之。是故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富足生於寬暇...
渙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嚴明、旺盛
秦鏡高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鏡,明鏡。能分辨是非、善惡。參見「秦鏡」條。秦鏡高懸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也作「明鏡高懸」。
信賞必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形容賞罰嚴明。《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信賞必罰,其足以戰。」《漢書.卷八.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