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79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趙孟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趙孟頫(西元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諡文敏,與畫家錢選等,並稱"吳興八俊"。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四世祖名伯圭,是南宋孝宗的哥哥,賜宅於湖州,此後,他們這支子孫變成湖州人。宋亡,他曾經歸隱,後來於元世祖至祖二十四年奉詔入朝,擔任奉訓大夫兵部郎中,歷官翰林學士奉旨,榮祿大夫。死後追封魏國公。 書法高手南宋滅亡後,回鄉閒居十年,苦讀經史,勤習書畫,常與錢選研究書畫之道,得益匪淺。趙孟頫在藝術方面不論書、畫都以復古為開新的,他在宋人強調個人主義抒情之後,力求恢復晉、唐的筆法,不但復古,而且開新,...
自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己冊立。《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煬帝弒了父親,淫了父妾,自立為帝,荒淫無度。」《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不奉詔,欲弒君自立。」
吳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學著作很多,均已散佚。文章以描寫山水景物見長,「清拔有古氣」,時人多效法,有「吳均體」之稱。不久,奉詔修《通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訖南朝齊。普通元年(520年),書未成而卒。 特點吳均善於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3篇,俱以寫景見長。如「絕壁干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青川萬轉」,「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明人輯有《吳朝清集》。 作品與宋元思書【原文】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
少不經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相推戴,未能數年,一旦如此,豈云非亂乎!處仲剛愎強忍,狼抗無上,其意寧有限邪!」既而王師敗績,顗奉詔詣敦,敦曰:「伯仁,卿負我!」顗曰:「公戎車犯順,下官親率六軍,不能其事,使王旅奔敗,以此負公。」敦憚其辭正,不知所答。……俄而與戴若思俱被收,路經太廟,顗大言曰:「天地先帝之靈:賊臣王敦傾覆社稷,枉殺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靈,當速殺敦,無令縱毒,以傾王室。」語未終,收人以戟傷其口,血流至踵,顏色不變,容止自若,觀者皆為流涕。遂於石頭南門外石上害之,時年五十四。 〔注解〕 (1) 堯、舜:唐堯與虞舜的合稱,二人均為古代的聖君。 (2) 脅:以威力逼迫。
出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邊塞關口。《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此後除授東臺御史奉詔出關,行次稠桑驛。」
暗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蔽、曖昧。《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朱秉中因見其夫不在,乘機去這婦人家賀節,留飲了三五盃,意欲作些暗昧之事。」也指隱蔽、曖昧的事。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這樁事其中必有暗昧,你與我仔細究問,多因是我夫人做下違條犯法也。」《三國演義》第三回:「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昧。」
急於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長官派人逼迫,催促臣趕快上路,州官也登門來催逼,簡直比流星的光還要急切。想要立即奉詔上路,可是祖母的病日漸沉重,但是又不能不去,情勢窘迫,臣實在是進退兩難。」後來「急如星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情勢急迫。
中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裡面。宋.蔣捷〈聲聲慢.黃花深巷〉詞:「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三國演義》第三回:「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犒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酒食或其他方式慰勞軍隊,以提振士氣。《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稱奉詔將兵攻伐黃巢,令具糧食犒軍。」《三國演義》第四五回:「令糜竺至東吳,以犒軍為名,探聽虛實。」
謀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智謀的人。《史記.卷四.周本紀》:「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三國演義》第三回:「卓婿謀士李儒曰:『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