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03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放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不同、環境不同、評量方式不同。註2鄧運林(1994)指出「開放教育」應具有反對知識膨脹的教學、反對威權式的教育、反對溫室的教育三項特性,並主張學校教育之內涵應朝向多元化的開放方式經營,包括學習時間的開放、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習對象的開放、學習資源的開放、學習內容的開放以及學習方法的開放。註3 參考書目註1:屏師國教所研究會主編,《教育名詞彙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五版),頁31-36。註2:鄧運林(1994)《現代開放教育》,復文圖書出版社。註3:盧美貴(1996)《開放教育的本土化實踐》,現代化開放教育,鄧...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趴地屁股抬高被打是韓國部隊和學校甚至家庭盛行的男性對男性的處罰),在韓國的軍事教育影片中可見。韓國威權時代在高級中學配置軍訓教官,學校和軍隊的盛行體罰,有密切的交互作用。在某些實施學長學弟制的團體、機構,有時也有比照部隊的打屁股處罰,見於影視作品中。 台灣國民黨從中國撤退到台灣後,台灣中華民國國軍當中,偶有突發性的拳打、掌摑、腳踢,雖有少數上級對下級施用打屁股處罰(參見江元慶《南陽艦魅影》;張瑞欽、吳豪人、顏萬進、黃居正《大兵月記》等書),但就如同拳打、掌摑、腳踢,都是屬於不當管教範圍的偶發事件。1967年7月5日台灣...
勢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權力、威勢。《漢書.卷三○.藝文志》:「春秋所貶損大人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其事實皆形於傳,是以隱其書而不宣,所以免時難也。」《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他們仗著外國人的勢力,就這樣欺壓自己人。」
假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憑借、借助。《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至有濁亂奉公,為人患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訟師,就自己寫了一紙訴狀。」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王沈等乃處常伯之位,握生死與奪於中,勢傾海內,愛憎任之,矯弄詔旨,欺誣日月,內諂陛下,外佞相國,威權之重,侔於人主矣。」
強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威權且不容妥協的。如:「強勢領導」、「強勢作為」。
司隸校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漢仿周官司隸置司隸校尉,始亦使將徒治道路溝渠,兼督大奸滑,後漸尊之,使察畿輔。東漢時領有一州,威權尤重,魏晉等沿其制。簡稱為「司隸」。
揚揚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分得意的樣子。《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獨素殘忍深刻,揚揚得意,以為『太子由我得立。』威權震天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有天揚揚得意的又踱到他家裡去,被潘書辦騙到後房裡捆打了一頓。」也作「得意揚揚」、「得意洋洋」、「洋洋得意」。
信口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信口開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信口開河」原或作「信口開合」。本指任由嘴巴開合,不加思索地隨口說出。此語常見於元代戲曲中。例如關漢卿的《魯齋郎》離劇,提到宋朝時侯,有個惡霸魯齋郎,他依仗著官威權勢,到處橫行不法,由於皇上對他十分寵幸,因此無人治得了他。魯齋郎先是霸佔了銀匠李氏之妻,李姓銀匠因告狀無門,而昏倒在路旁,被張珪救起,兩人因而結拜為兄弟。後來有一天魯齋郎遇見了張珪之妻,見其妻貌美,心生貪念,於是又逼張珪將妻子送給他,然後再將李銀匠之妻賜與張珪為妻。後來李銀匠找張珪,意外的在張珪家中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兩人相擁痛哭。張珪眼看別人夫妻重聚,而自己卻妻離子散,於是心灰意冷,將家產...
社會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時的時空背景,便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如:民意是否偏向政府、是否獲得體制內民代關切出力、政府是否採取威權統治,都是社運重要的政治機會。 參、 文化構框社會運動通常帶有社會實驗或者社會預言的性質,意圖向大眾宣揚某種當下非主流的思維,宣告未來社會的景況,而不一定只是要改變現有資源的分配方式,而是傳達一種新的文化價值,但改變所需要的民氣民怨並非隨意可得,於是社運團體便得營造出一明確的構框,來集結民怨,創造運動大勢。 肆、 抗爭劇碼真實的社會運動現場通常具有高度的表演性質,抗議者高舉布條、沿街呼喊口號,為的是讓各傳播媒介前的觀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