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7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庭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文化係指有關家庭之價值觀念及行為型態的總和。波沙德(J.H.S. Bossard)及布爾(E.S. Boll)在一九六○年合著之〔兒童發展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Child Development)一書中,便曾指明:「所謂家庭文化型態,是構成家庭與兩性團體生活之思想與行為型態。這是所有社會文化體系的一部分,包括婚姻程序及戀愛過程、性道德、夫婦關係、兩性地位、親子關係、離婚、兒童謀生意向、家庭團結、對於親長責任等。簡言之,每一個社會對於性、育嗣、家計、養育子女、家庭關係等,都有其社會共同認可的態度及行為型態。這就是社會科學家所稱的家庭文化。」
  不同社會的...
家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家庭結構形態,由一對夫妻以及共同居住的未婚子女組成。一般認為,核心家庭的興起,一方面與十七、八世紀盛行於西歐和北美的基督新教家庭倫理觀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近代社會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變遷過程有關。也稱為「核心家庭」。參見「大家庭」、「折衷家庭」條。
家庭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係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身體或精神上的暴力虐待行為,其相關人範圍包括配偶(舉凡前夫妻、同居人、男女朋友皆是)、親子、手足、姻親等,所指之暴力施加範圍則包含身體、言語、精神、性虐待、經濟控制等皆屬之。註1目錄1 家庭暴力防治法對家庭暴力相關定義2
雙薪家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指夫妻雙方各有工作,有兩份薪水收入的家庭。如:「政府應以良好的托育政策,協助解決雙薪家庭的育兒問題。」
單親家庭學生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親家庭學生輔導(Counseling of students of one-parent family)目錄1 單親家庭之困擾2 輔導原則3 個別輔導方案3.1 個別諮商3.2 認輔制度3.3 家庭晤談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單親家庭之困擾心理與情緒困擾:單親家長時常會把較負面的情緒投射於孩子身上,...
家庭社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社會化指在家庭中所進行的社會化過程。所謂社會化過程,乃指人從與生俱來的生物我(animal self)轉化成社會我(social self)的過程。此過程有兩個層面:一是社會文化價值的傳承過程;一是個人人格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社會化的主要單位有家庭、同儕團體、學校、工作場所、大眾媒體等。其中以家庭最為重要。因為家庭不僅是兒童最早的社會環境,也是與其生存關係密切的社會單位。此期行為的可塑性最大,而且幼兒無獨立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賴他人(主要是父母)的保護及照顧,才得以生存。這種高度依賴性、必然性與可塑性等,成為家庭社會化的特色。
  家庭成員有父母、兄弟姊妹、祖父...
家庭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長對子女一切行為的教導。如:「家庭教育對兒童的影響十分深遠。」
家庭文化性智能不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文化智能不足是智能不足者中為數最多的群體,約占智能不足者的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五左右。這類智能不足者的界定,須同時符合下列三個標準:(1)須是輕度智能不足者,其智商約在五十至八十左右;(2)沒有顯著的機體傷害或腦部病理;(3)在其親屬中亦有相同程度智能不足者。
  這類智能不足的成因可能有下列二個:(1)來自遺傳的缺陷:指智能不足與家族遺傳有關,亦即是受到他們父母的遺傳因素,而影響其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近親結婚即形成家庭文化性智能不足的原因之一;(2)來自環境因素的影響:係指其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較差,文化刺激條件不足,所導致的智能發展遲滯。而有關家庭環境因素則包括:...
家庭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家庭生育子女數量及時間的計畫。即每對夫妻依自己意願、身心健康、經濟條件、社會需要,利用現有醫學與各種節育方法,達到自己家庭願意擁有的子女數。推行目的在緩和人口壓力,提高國民生活水準。
2.婚齡男女結婚時的準備工作,即組織家庭的計畫。
家庭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人與人間的一切關係,納入家庭關係中。注重家庭穩固、和諧、團結的一種主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