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3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苛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寬厚、優厚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南朝陳.虞寄〈諫陳寶應書〉:「且聖朝棄瑕忘過,寬厚得人,改過自新,咸加敘擢。」
寬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大容忍。《莊子.天下》:「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
2.寬恕。《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要是犯到案下,本縣一定照例辦,決不為你們伺候過本縣寬容的。」
宏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宏壯雄偉。宋.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伏惟明公才略之宏偉,度量之寬厚,學術之廣博,聲名之煒燁,冠於一時,而振於百世。」
溫柔敦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和而篤實寬厚。《禮記.經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任文公傳》:「夫物之所偏,未能無蔽……如令溫柔敦厚而不愚,斯深于詩者也。」
嚴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厲苛刻。[例]他律己嚴苛,待人寬厚
恢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廣闊。如:「他為人寬厚,氣度恢弘。」也作「恢宏」。
仁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厚慈善。[例]她有一顆仁慈的心,所以投身義工的行列。
義盡仁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仁至義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仁至義盡」是指竭力盡到「仁」與「義」之道,仁義之道指的是仁愛與正義,即是待人要寬厚、處事要有義氣,為儒家的中心思想。這句話最早出現在《禮記.郊特牲》。《禮記》是記載周代儀禮的書。其中有關祭祀的部分,談到當時都在十二月田事告一段落時,由官方來舉行祭祀農神以及有助於農事的其他事物。祭祀的對象有八:除了最早教人民從事農耕的神農氏、帝堯的農師后稷,還有當時的農官、農官在田間的處所,另外還包括了貓和老虎,因為牠們會吃掉破壞農作物的田鼠與野豬,另外還有與農事密切相關的田舍及溝渠,最後並祈禱昆蟲不要來作亂。這樣完備的儀式非但祭祀農神,連帶對農耕有益的事物都加以回...
繁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繁多雜亂。《隋書.卷四九.牛弘傳》:「性寬厚,篤志於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