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約不明。《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微。」宋.蘇軾〈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詩:「何人遺公石屏風,上有水墨微蹤。」
2.稀疏細微。唐.賈登〈奉和聖制喜雨賦〉:「其始至也,歷亂微,霧雜煙霏。」
一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些許的期盼、願望。如:「得到朋友的鼓勵,他心中才又燃起了一線望。」
抗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志高尚、以古人自相期許。《文選.嵇康.幽憤詩》:「抗心古,任其所尚。」
世之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間罕有的寶物。《東周列國志》第九六回:「秦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世之珍矣。」也作「世之寶」。
特_Johann_Gottlieb_Ficht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
臘化羅馬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臘化羅馬教育制度,是指羅馬征服臘後,受臘文化的影響而建立的教育制度。羅馬自西元前十四年征服臘,列為一個行省以後,由於大批的臘文人和學人湧入羅馬,使其整個社會廣受臘文化的影響,連帶地也促成其文教發達,史稱羅馬臘化時期。這時期的羅馬教育,不同於其早期的傳統教育;因其受臘文教影響,而漸發展成一種有別於傳統式家庭教育的新式學校教育制度,史稱臘化羅馬教育制度。
  臘化羅馬時期的教育制度,可以說仿效臘雅典新式教育制度而來,並無創見。這時期羅馬學校教育制度,因襲雅典新教育的學制,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三級的學校。
  1.初等教育:這時期羅馬六歲至十...
望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學校係指大陸地區為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重返校園而在貧困鄉村新建或修繕的學校;一般稱為 「望小學」。據一九九○年統計,大陸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學齡兒童有一百多萬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經過周密調查和論證,於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日向海內外宣布建立中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旨在集社會之力,捐資助學,資助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以保障他們受教育的基本權力。這項助學扶貧的事業被命名為「望工程」,在海內外廣泛開展。「望工程」的資助方式是:(1)設立助學金,長期資助貧困地區因家庭困難失學的品學兼優少年重返校園;(2)為一些貧困鄉村新蓋、修繕小學校舍;(3)為一些鄉村小學購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企圖。《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且說李春郎自從成婚葬父之後,一發潛心經史,圖上進。」《福惠全書.卷一.筮仕部.謁廟行香》:「假公濟私,圖報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上少有。《文選.張協.七命》:「此蓋世之神兵,子豈能從我而服之乎?」《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邈世而特出,羌瑰譎而鴻紛。」
2.阿附世俗。《莊子.讓王》:「夫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