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黨或團體的中堅分子,統稱為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木的主要枝。如:「老榕樹的樹上布滿凸起的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人所作之事的敬詞。《官話指南.卷四.官話問答》:「兄臺這一向少見,是有甚麼貴去了麼?」《老殘遊記》第七回:「你老貴姓?來此有何貴?」
巴爾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巴爾戰爭可分為第一次和第二次戰爭。1912年,把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像馬其頓所要領土。當時馬其頓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一部分,境內有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馬其頓人和希臘人。希臘、門的內哥羅、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結成巴爾同盟,共同打敗了土耳其,土耳其的歐洲版圖因此大為縮小。此次稱為第一次巴爾戰爭(1912年10月-1913年5月) 。短暫的和平之後,繼第一次巴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1~218)字偉長,三國魏北海(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南)人。博學能文,恬淡不仕,著有《中論》二十篇,及〈橘賦〉等數十篇。曹丕謂其:「辭義典雅,足傳於後。」為建安七子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明能。宋.歐陽修〈論修河第三狀〉:「選一、二精之臣,與河北轉運使副及恩冀州官吏,相度隄防,併力修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辦事能的官員。如:「他是本單位的主要員,前途遠大。」
2.在外張羅、辦事的人。如:「刑事員現正四處搜查可疑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築牆時兩端所立的木柱。「」文獻異文作「榦」。《書經.費誓》:「魯人三郊三遂,峙乃楨榦。」《史記.卷三三.魯周公世家》:「魯人三郊三隧,歧爾芻茭、糗糧、楨榦,無敢不逮。」
2.比喻主、基礎。《漢書.卷八一.匡衡傳》:「朝廷者,天下之楨也。」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碑〉:「以為刑法者,軍旅之楨。」
3.比喻可做為支柱、骨的重要人才。《後漢書.卷六四.盧植傳》:「士之楷模,國之楨也。」《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國家之良輔。」也作「貞」。
4.拱衛、支持。《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阜陵質王延傳》:「昔周之爵封千有八百,而姬姓居半者,所以楨王室也。」《魏書.卷一○八.禮志二》:「今臣之所親,生見隔棄,豈所以楨根本,隆建公族者也。」
弱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閒,犬牙相臨,秉其阨塞地利,彊本,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比喻強化根本主權力量,削弱分歧的勢力。也作「強本弱枝」、「強弱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尤其指喬木的主要莖
2.最主要、有決定作用的部分。如:「在籃球賽中,中鋒球員是全隊的主。」、「企劃部是此次公司宣傳活動的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