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9.2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葛亮出任丞相,總理國家大事,關羽鎮守荊州。  章武三年(223)春,劉備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後主即位,諸葛亮受封武鄉侯,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又兼任益州牧。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  諸葛亮執政後,首先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仍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
殷鑒不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前車之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反義:重蹈覆轍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 (書)|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漢武帝元封元年,漢武帝|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海晏河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水平靜,黃河清澈。比喻天下太平。《景德傳燈錄.卷二二.潭州水西南臺道遵和尚法雲大師》:「一言啟口,振動乾坤,山河大地,海晏河清。」《紅樓夢》第一一九回:「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師善後事宜一本,奏的是海晏河清,萬民樂業的事。」也作「河清海晏」。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前來解救。當時齊國的大夫烏枝鳴率軍助宋,宋大夫濮說:「兵書上記載:『要先事於人,必須奪其心志 ;要後事勝人,必須待其衰竭。』現在吳軍剛到,我們應該趁他們兵疲馬倦、一切尚未安置妥當時,攻其不備啊!」烏枝鳴很贊同他的話,果然搶了先機,在鴻口把吳師打敗了。 補充相似詞:先發制人 實例我們一定要用強大的氣勢先聲奪人,把對方擊倒, 打個漂亮的一仗。 參考資料文化課教材(高級):先聲奪人(成語故事)
會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協同。[例]主任已會同有關人員前往出事現場處理善後事宜。
夭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短命、早死。《列子.力命》:「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吾欲託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也作「夭枉」。
三長兩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外的變故。多指死亡。《平妖傳》第五回:「萬一此後再有三長兩短,終不然靠著太醫活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將來我有個甚麼三長兩短,姪少爺又是獨子,不便出繼,只好請姪少爺照應我的後事,兼祧過來。」
識途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不亦過乎。 〔注解〕(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世稱為「管子」。(2) 隰朋:生卒不詳,齊國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 孤竹: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
差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外。唐.李端〈古別離〉詩二首之二:「後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西遊記》第一九回:「不是胡說,只恐一時間有些兒差池,卻不是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