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0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西元前644),名夷吾,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桓公成為霸主,桓公尊為「仲父」。管子奠定齊國的法治思想,著重經濟管理,他曾說:「像烏鴉一樣暫時湊合在一起的人,因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剛開始什麼都好商量,久了就什麼都看不對眼,互相唾棄。表面上雖然還維持良好的關係,但因為沒有交心,權力不在領導人的手上,而在屬下或幕僚,可說是暫時依附、沒有權勢的領導者。」後來「烏合之眾」被用來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榜樣、借鏡。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繼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李贄《焚書.卷一.書答.答耿司寇》:「如欲專為光前裕後事,吾知公必不甘,吾知公決兼為繼往開來之事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過去的、較早的。與「後」相對。如:「前天」、「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云:「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不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戒》1>管仲2>復於桓公3>曰:「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無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謹聲,以嚴尊生,此謂道之榮。」桓公退,再拜請若此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人間世》、《戰國策.秦策三》。 (2)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亦稱為筦子、管仲、管子。 (3) 桓公:齊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霸之首;...
翻雲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貧交行〉(據《全唐詩.卷二一六.杜甫》引)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1>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注解〕 (1) 管鮑:管夷吾與鮑叔牙。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諡敬。鮑叔牙,春秋齊大夫,生卒年不詳。少與管仲友善,知管仲賢而貧,分財多與。後鮑叔牙事齊桓公,管仲事公子糾,公子糾死,管仲囚,鮑叔牙乃薦管仲於桓公,佐桓公成霸業。世多稱其知人而篤於友誼。鮑,音ㄅㄠ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射獵之事。《晉書.卷九四.隱逸傳.翟湯傳》:「遵湯之操,不交人物,耕而後事,語不及俗,惟以弋釣為事。」
瞭如指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靳輔《文襄奏疏.卷五.治河題藳.善後事宜疏》:「聖諭一出,而事事精詳確當,瞭如指掌。開臣愚蒙,救臣疏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記得。如:「勿忘我」、「後事不忘前事之師」、「樂而忘返」、「廢寢忘食」、「得意忘形」。
時雨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矣!」 〔注解〕 (1) 筦仲:管夷吾(西元前?∼前644),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為「仲父」,為法家之祖。筦,音ㄍㄨㄢˇ。 亦作「管仲」。 (2) 春風風人:比喻教育給人的感化和恩澤。第二個「風」字,音ㄈㄥˋ,吹風。見「春風風人」。 (3) 夏雨雨人:比喻及時加惠於民。第二個「雨」字,音ㄩˋ,滋潤。見「夏雨雨人」。 2、「化雨」:《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1>化之者,有成德2>者,有達財3>者,有答問4>者,有私淑艾5>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解〕 (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